订购下午茶变代购燕窝 店主差点被骗2万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沈全华 通讯员/包寅) 近日,攸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值班民警快速反应、紧急止付,为群众成功挽回经济损失2万元。

    “您好,今天下午我需要订购大量下午茶……”辖区店主肖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私信,对方自称攸县某中学教师刘某,表示要在肖女士店里订购大量下午茶用于给学生外出研学活动。

    肖女士信以为真,心想大单来了,便主动添加了对方QQ。刘某又建议肖女士代为采购一批燕窝用于给学生补身体,并给肖女士提供了一位卖燕窝商家的微信号。在对方一步步诱骗下,肖女士到其提供的商家微信最终下单了价值2万元的产品。

    刘某发来两张延迟到账虚假转账截图,肖女士没有多想,便将款项提前支付给了商家。转账后,刘某却再无法联系,肖女士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求助。

    接警后,攸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值班民警第一时间收集相关证据,并对相关银行账户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成功抢在诈骗分子转移被骗资金前完成拦截,帮肖女士挽回全部经济损失2万元。

    “警察同志,太感谢你们了!对我来说,简直是喜从天降!”肖女士激动地握住民辅警的双手连声感谢道。

    此类诈骗套路,还是三步连环记。第一步:伪装身份、放出诱饵。诈骗份子伪装成学校领导、军人、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主动联系商户,并提出需要大量采购食品、帐篷、演练设施等物资的需求。

    第二步:指定供货、骗取货款。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诈骗份子又以大量订购某特定商品为诱饵,为受害人提供所谓的指定“厂家、供货商”的联系方式,要求商户代为向“厂家、供货商”采购商品。

    第三步:先款后货、收款跑路。“厂家、供货商”以先付款后发货或者诈骗份子通过提供延迟到账的虚假图片为由要求转账,收到钱后,拉黑受害人联系方式藏匿跑路。

    攸县警方提醒,时至岁末年关,又到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期,请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认真学习防诈、反诈知识,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