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锦。 记者/刘芳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芳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关键。市政协委员、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教授沈言锦认为,本地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建议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破解高校成果转化“围墙难题”,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沈言锦看来,近年来,株洲聚焦“大校、大院、大企业”协同创新,探索企业与高校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机制模式,做了不少有益探索,但仍然存在成果转化规模不大、转化生态优化不够、企业承接能力不强等短板。
“要打破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各方主体相互独立的状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沈言锦建议,破除高校“重成果轻应用”固有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其产出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接轨,获取市场认可,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建立以需求方牵头、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科研需求方向和专业研究方向高效契合。
此外,沈言锦还建议用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经验,探索高校科技成果在企业“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的新模式,降低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门槛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