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玲。记者/刘芳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芳
株洲裤业该如何转型升级?进一步释放“女裤名城”的产能和优势?市政协委员、株洲市品牌服饰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林玲建议要从支持企业智能化转型、完善产业配套、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赋能产业,提升发展水平,推动株洲裤业高质量发展。
张林玲介绍,株洲裤业规模较大,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到销售网络的各个环节。但是,随着国内外品牌强势入场竞争、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新型线上销售模式的兴起等原因,株洲裤业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
数据显示,株洲裤业从2012年的1200余家企业缩减到了目前的800余家企业,曾经的10万从业人数、3亿条年生产规模也已大大缩减。
张林玲建议,在数字化浪潮下,设立株洲裤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对中等规模以上的生产企业数智化升级、研发投入、设备购置等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加快推进白关洗水工业园扩容工程建设、投产,引进优质的面辅料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株洲服饰产业链。
张林玲还建议,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引进更多人工智能设计技术人才,解决设计人才不足的痛点;进一步引导、支持裤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帮助裤业企业进行品牌定位和推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服装展会,提升株洲裤业区域品牌的竞争力、知名度和影响力,再创“全国女裤看株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