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感冒有不同的症状和相应的处理方式。
◎普通感冒
秋冬季节感冒高发,可能与受凉、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有关,主要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此类感冒症状较轻,主要是咽干、咽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偶尔有发烧。一般3~5天会自行缓解,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引起大面积传播。症状除了咽干、咽痛、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还伴有比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总的来说,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而且更容易出现重症甚至危重症,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一些因免疫疾病需使用激素的人群都是重症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流感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重症流感患者在初发病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治疗疗程一般为5~7天,疗程结束后若病情仍很严重,或核酸检测仍呈阳性,可考虑延长抗病毒疗程。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不同于病毒和细菌的微生物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持续高热者需特别注意,预示病情重。
在治疗上,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是首选药物,适合于儿童应用;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成人可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作为替代治疗。
(据《燕赵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