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手艺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地各类DIY工作室兴起。记者/伍靖雯 摄

    各类国风手作DIY饰品 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用拼豆制作专属钥匙扣、用奶油胶和小配件自制个性手机壳、在玻璃上绘制炫彩装饰画……这两年,兼具审美和个性化特征的DIY手作,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在本地线下市场,各类DIY工作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消费场景。

    手作经济究竟有何魅力?又带来哪些商机?记者就此探访。

    1 消费者享受沉浸式体验

    下班后,28岁的邵莹莹又一次走进国风DIY串珠手作工作室,选样本、挑材料,在店长的指导下,一点点制作自己心仪的掐丝珐琅手链。

    平时,邵莹莹就喜欢在各类视频平台观看博主们展示手工活,比如精致的掐丝珐琅、漆艺等等,“创作过程就很有趣,很解压,看多了就想自己上手尝试。”小陈说。

    许多年轻人迷上DIY手工的原因和小陈相差无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寻求闲适和松弛感,又热衷学习各种工作以外的技艺,DIY手工成为必选项之一。

    相比结果,更注重享受过程,也是不少人热衷手作的原因。“其实在网上买个手机壳也就20来块钱,但亲手制作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上班族小陈告诉记者,她从小喜爱收集各种小玩具和摆件,现在经济独立,可以随意购买喜欢的产品,但在发现手作市场后,她更喜欢买各种材料包,自己在家里慢慢制作,享受那种专注做一件事的体验和成就感。她也会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手机壳、小摆件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用心制作的礼物当然更有纪念意义,朋友也是能够感受到这份诚意的。”小陈说。

    2 本地各式DIY工作室兴起

    DIY手作在年轻人群体里走红,也在本地催生了消费新热点——多样化的DIY体验形式、以手作为副业的创业者等等,让这个消费市场更具活力。

    记者以“DIY手工”为关键词搜索本地店铺,仅在城区就有超过50家DIY工作室,除了以往常见的皮具、木工等手作坊,还涌现了一些主题式的手工综合体验馆,比如香薰、银饰手工等等。

    “我们根据不同的手工类型设置了活动套餐,供客人自行选择。”壹零壹DIY手作研习社店长张哲告诉记者,该店开设已有4年,会根据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意见建议增加手作品类,比如香薰石膏、毛球画、手印画等等。这些DIY手工的体验价格在30-80元不等,主要根据用料、工艺难度等进行区别,但制作时长普遍在1个小时左右。

    “我们原本主要做珠宝饰品定制,也是考虑到这几年的市场需求变化,增加了手作体验项目。”巧金匠专业银饰DIY手作馆负责人介绍,相比其它手工创作可以在家里独立完成,银饰打造需要更全面的专业指导,也是吸引年轻人到店体验的一大原因。

    在一次性体验后,也有一些年轻人希望实实在在学好一门技艺,于是,不少门店除了设置体验套餐,也会开设专业课程。

    “我们主要有油画类体验课,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定深度学习课程。”潘世界艺术空间工作人员介绍,这类课程主要面向成年人,老师会从基础的透视关系、油画调色等等进行一对一教学,帮助学员实现独立创作。

    除了各类DIY手作门店兴起,一些个人爱好者也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渠道,踊跃开发副业。

    在株洲经营“拾捌手作”的小姜,大学期间就爱上了DIY手作,擅长手工针织、手绘等项目。平时,她希望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分享到互联网平台,也积累了数千名关注者。如今,她除了将自己的手工作品通过摆摊等方式售卖,也通过接定制订单、教课等方式获得一些收入,在她看来,这样既满足了自己的爱好,也能获得现金流继续投入购买手作需要的原材料,算是一种双赢体验。

    3 深耕细分领域提升消费活力

    不难看出,在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体验式消费的当下,手工艺制作从最初的产品经济,已经逐步发展到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越来越多投资者涌入,商家还通过深耕细分领域等方式,提升品牌竞争力。

    “我们的定位主要是非遗手作,比如掐丝珐琅、软陶和手工串珠等等,对于喜爱国风国潮的年轻人来说更有吸引力。”石溪坊非遗国风DIY手作室的负责人孙女士介绍,她自己本身喜欢手作,开店也是希望和更多人分享爱好。此外,他们还可以提供非遗故事讲解等服务,增强客户的消费体验。

    “一些基础的手工制品壁垒较低,可复制性强,消费者也会通过互联网比价,这些都容易造成竞争压力。”壹零壹DIY手作研习社店长张哲介绍,目前他们一方面通过与一些机关单位合作开展团建活动等方式,扩大受众群体,另一方面也坚持做好全流程服务,靠口碑留住消费者。

    一个共识是,虽然市场需求已经出来了,但如果运营重心放在单纯的DIY体验服务上,并不算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就拿手工皮具来说,之前到店消费体验的客户较多,但整体来说客人的消费层次比较分散,我们也希望能做得更专注一些。”对此,本地一家手工皮具店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改变了店铺定位,减少了体验类的项目,更多开发手工定制类产品和客户,通过深度服务建立品牌壁垒。

    “当下株洲的文旅消费市场,和手作经济其实有许多共融之处,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对此,本地一名文创领域从业者认为,当下株洲的手作消费市场正热,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各界参与等方式,举办手工艺体验活动展览,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