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芳)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银行网点发现,70后、80后人群对个人养老金关注度较高,不少人冲着税收优惠政策来,也有人考虑在退休金外增加养老储备,关注养老金账户内资金的投资渠道,以期实现稳定收益。
70后、80后人群表现突出
18日上午,在天元区珠江路一家银行网点内,记者碰到前来咨询的谭女士。
“养老金能享受每年1.2万元的个税减免额度,我觉得这个还挺好的。”谭女士告诉记者,银行前两天推送过优惠政策,开户和首次缴费都可以享受优惠,她这次专门到网点详细了解开户情况,打算先一次性存第一期1.2万元。“不仅可以少缴税,还能用这笔养老金投资,再额外赚点养老钱。”
“有不少客户前来咨询个人养老金的开户和缴费流程。希望自己在退休后除了能有退休金外,可以增加一些养老储备。”接待谭女士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解到,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后,多家银行“秒响应”,在其官方公众号或官网等渠道发布了优惠政策。
在芦淞区车站路一家国有银行网点内,刘女士办理了个人养老金开户。打开手机银行,刘女士发现个人养老金页面显示了个人养老金总资产和本年度剩余可转入资金,还有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我就是看中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的利率,比较可观。”刘女士告诉记者,5年期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达1.95%,3年期为1.9%。
记者从一家大型银行获悉,在开户群体当中,30岁到50岁的客户群体占比最多,特别是70后、80后人群表现突出,这个客户群体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同时对个人养老有较为完整的规划。
每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每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缴纳的资金由个人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封闭运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退休人员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再参加。
“通常情况下,个人养老金应退休后领取。”上述国有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以及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等,可以提取养老保险。
如何选择个人养老金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后,个人养老金产品也随之进一步丰富。
“根据相关政策,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基础上,国债也纳入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但还未上线。”上述国有银行工作人员介绍。
面对丰富多样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银行理财人士提醒市民,要根据个人的抗风险能力来选择。一般情况下,储蓄存款、国债、养老保险等产品收益虽不高,但风险同样较低,适合投资风格稳健,追求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保值增值的群体。而基金产品则适合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