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会12月16日罕见举行了一次信任投票,对当前的朔尔茨政府,394名议员投下反对票,207票赞成,116人弃权。
信任投票未能通过,朔尔茨政府到此为止。接下来,就是总统解散国会,明年2月23日重新大选。这也是德国20年来第一次提前大选。
朔尔茨未通过议会信任投票,
德国将提前举行大选
当地时间16日下午,德国联邦议院针对总理朔尔茨的信任投票动议进行讨论并投票。
联邦议会信任投票于当天16时左右结束,717名议员参与投票,其中207人投下赞成票,表达了对朔尔茨的信任,394名议员投下反对票,116名议员弃权。这意味着朔尔茨没能获得联邦议院半数以上议员的支持,他将建议总统施泰因迈尔解散议院,并将原定于明年9月28日举行的大选提前至2月23日举行。在新一任政府就职前他将履行总理职责,德国议院也不会完全停摆,仍将继续履行既有的立法流程。
根据德国《基本法》规定,总统下令解散议院60天内必须举行议院选举。据推测,施泰因迈尔宣布解散议院的时间是12月27日。
是什么迫使朔尔茨提出信任投票?
2021年秋季,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后,社民党、自由民主党、绿党组成执政联盟。三个政党从一开始便在经济和财政方面理念不合。近期,面对德国经济衰退和未来巨额财政缺口,三党的长期矛盾最终爆发,导致联盟破裂。自民党退出执政联盟,朔尔茨政府成为“少数政府”,支持率也不断走低。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从民意支持率看,联合执政的三党支持率不断走低,在野的基民盟和德国选择党支持率不断上升。总理朔尔茨从自身党派利益出发,认为提前举行不信任投票,可能有助于社民党挽回民意支持,为下一届参与联合政府做准备。
德国政府此后何去何从
德国经济2024年虽有一些积极信号,但难言复苏。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2024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2%,失业率可能上升至6.3%;2025年德国经济可能陷入停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为零。
专家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各党派矛盾加大,即便明年2月德国重新举行联邦议会选举,新政府也未必能很快产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近些年来,德国在多方面出现很多问题。经济上增长乏力,2024年可能连续第二年陷入衰退,受自身产业转型升级和外部地缘政治变化影响,成本升高、转型难度增大、对外市场依赖的负面因素增多。政治上,政党碎片化和政治极化现象加剧了经济和社会问题。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