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现场的观众
演唱会现场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罗小玲 通讯员/刘云波 摄影/胡百闻
寒风细雨,如刀刃般划过株洲的大街小巷,然而,当它来到株洲市时光里艺术中心寻梦厅的门前时,却仿佛被止住了脚步。厅内,温暖如春,五光十色的灯光如水晶般洒落在舞台上,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旅意女高音歌手向文娟身着一袭碧绿色的长裙,裙摆轻扬间,似有音符在翩翩起舞。
一
一曲咏叹调《爱永在》随悠扬的旋律缓缓响起,“从山里往山外,层层隔云海。从一个山口到另一个山口,从芳草绿望到雪花白。风吹过来云飘过来,多想回到儿时从前两小无猜。”向文娟满怀深情地演唱着,她歌声如潺潺流水,滋润着现场每一位听众的心田。
这场精彩的演唱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演绎《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中国古诗词歌曲。自归国以来,在教学与演唱实践中,向文娟深刻地体会到,完全照搬国外的美声唱法来演唱中文歌曲,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相对内敛、含蓄,而西方人则热情奔放、直截了当。如果在演唱中文歌曲时也采用西方那种情感表达方式,就会导致歌词所表达的内容与情绪相互脱节。中国古诗词歌曲要求字正腔圆,即唇舌咬字要清晰无比,声母发音要干脆利落。在演唱这类艺术作品时,还需要带上古韵,将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有机融合。向文娟勇于尝试,将这种融合后的综合唱法融入表演之中。
下半场,向文娟为观众带来了《漫步街上》等几首意大利经典歌剧唱段。国外歌剧在情感表达上直接奔放,情绪豪迈,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这样精心安排演唱会曲目,旨在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外文化在音乐表达方面的显著差异,拓宽观众的音乐视野,使其对不同音乐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每次演唱这些中外歌曲,都感觉像是在和一位闺蜜倾诉衷肠,那种深情,就如同株洲人对音乐的热爱一样,是刻在骨子里的。我始终认为,声乐艺术,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它能传递爱,就像株洲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温暖一样,让我在音乐之路上勇往直前。”向文娟深情地说道。
演唱会尾声的《饮酒歌》选自歌剧《茶花女》,向文娟与嘉宾郭雄飞的对唱,轻快的舞曲节奏,进一步增强了歌曲的热烈气氛,情感表达丰富、饱满,把演唱会推向高潮。
二
株洲是一座充满诗意与歌声的城市,向文娟从小就生活在这块沃土上。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着她找到了市歌舞团独唱演员罗春老师。在跟随罗春老师学习的五六年时间里,她在音乐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
中学毕业后,怀揣着对音乐的梦想,向文娟踏入了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大门,这对于她来说,是音乐之路上一座闪耀着希望之光的灯塔。在学院里,她选择了声乐、钢琴双主修,每天都穿梭于琴房和声乐教室之间,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音乐精灵,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在校期间,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全国音乐教育“自弹自唱”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向文娟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她心中有一团燃烧的火焰,那是对更高声乐境界的执着追求。2012年9月份本科毕业后,她毅然决然地收拾行囊,告别家人和朋友,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的求学之路。在意大利佩萨罗罗西尼音乐学院,她度过了4年半的学习生涯,师从埃乌格尼亚·顿德科娃,这是她音乐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蜕变。
三
她留学的城市佩萨罗,是意大利著名的音乐之城。
在意大利的那些日子里,向文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钻研。课堂上,她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课后,她沉浸在意式歌剧的浩瀚世界里,如痴如醉地翻阅着一本本厚重的乐谱,在她眼中,那些音符仿佛是一群跳动的精灵,带着她领略歌剧的无穷魅力。她在学校的排练室里,常常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2014年,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了第十二届“Luigi Zanuccoli”国际声乐比赛三等奖。2016年,她再次在佩萨罗国际声乐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
四
七八年前,学成归国的向文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大城市的繁华与众多机遇如同诱人的糖果,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但她心中有一份深深的牵挂,那就是对父母的眷恋。为了能更好地陪伴父母,她毅然选择回到株洲,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回到株洲后,她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少儿声乐教学中。在教室里,她总是充满活力,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小朋友们,唱歌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就像要吃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一样。”她一边笑着示范,一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孩子们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热爱音乐的孩子茁壮成长,在少儿声乐教学领域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她的低年级学生常常在市、区童声独唱比赛中包揽一等奖,近两年,先后向各音乐院校输送了多名本地音乐学子。
向文娟还积极投身于成人声乐教育事业。她凭借自己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将一群热爱声乐的业余爱好者凝聚在一起,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排练无伴奏混声合唱《奉献》。合唱是一门对团队协作和音乐素养要求极高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无伴奏合唱,完全依赖纯人声,在音色统一、情感表达一致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由于工作室空间有限,向文娟巧妙地把成员分成四组,分别进行针对性训练,之后再集中进行二次合练。在她的精心指导下,硬是将这些声乐零基础的爱好者,训练成了有模有样的老年合唱团队。制作的视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人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
五
在去年“幸福株洲好歌如悠”歌手大赛中,海选现场人山人海,1380名选手怀揣着梦想而来,竞争异常激烈。向文娟就像一位准备出征的英勇战士,“我要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出来,为株洲的音乐增光添彩。”她暗暗对自己说道。比赛过程中,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澈的溪流,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站在神农湖水秀决赛的舞台上,她的歌声飘荡在湖面上,萦绕在观众的耳边,让人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世界中。最终,她摘得桂冠,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在她眼中打转。
2019年,刚归国不久的她在株洲服饰节暨第三届阳光娱乐文化消费季全民歌王大赛中,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实力,成功斩获冠军殊荣。
向文娟还积极参与宣传株洲的地域文化和工业特色的文艺传播活动。以醴陵釉下彩为背景创作的《窑火》由瞿孝安和凌丹作词,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青年歌手兼词曲创作人王榕作曲,由向文娟与苏阳倾情演唱。目前,该歌曲已在众多音乐平台上线,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