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捡瓷活动已经成为株洲工业旅游的品牌活动之一 资料图
2024湖南工业旅游推广月活动在株洲启动 资料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刘洋 郭青燕
近日,记者从清水塘片区重点项目座谈会上获悉,清水塘1956工业遗址文创产业园首开区,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园。
清水塘1956工业遗址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936亩,其中原株冶厂区面积约769亩,原株化厂区约147亩,保留原有约71处建筑物,建筑面积约17.26万平方米,将成为株洲工业旅游的又一“闪亮名片”。
工业和文旅的“双向奔赴”,是传播工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工业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途径。如何推动工业旅游出圈出彩?近年来,政协委员们就此提交了多个提案,为合力打响株洲工业旅游品牌建言献策。
丰富多样的工业旅游资源
为株洲出彩出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株洲工业旅游,有资源、有底气,更有实力。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品牌优势突出、工业旅游资源丰富,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硬质材料等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轨道交通城、航空工业城、中国陶瓷谷以及各类工业园,为株洲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坚实承载和丰富场景。
目前,株洲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6个市级工业旅游接待点,工业遗址有200多处,占据了湖南近40%的工业旅游资源。很多人眼里的“大国重器”,正是株洲的“土特产”。
资源很多,但与其他旅游节庆活动一比,不足也很明显。
“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活动并不多。”政协委员们调研发现,在工业旅游的发展进程中,株洲仍存在有吸引力的产品数量不足、品牌竞争力较弱、部分企业开发积极性欠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短板。
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合力打响株洲工业旅游品牌
市政协一直高度关注工业旅游发展,早在2015年,就将“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考察学习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工业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省“两会”召开期间,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聂方红,就向大会提交《关于支持株洲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 加快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城市》的提案,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在新项目铺排、相关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全省首个开放式工业遗产(遗址)博物馆;加强精品线路打造,指导株洲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线路开发设计;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宣传湖南旅游时,增加株洲工业旅游元素。
“发展工业旅游,就是在为株洲的制造业代言。”市政协委员谢春利建议,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是塑造城市品牌、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她建议,要瞄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城市”目标,加强产品建设;锚定“全国工业研学首选目的地”的市场定位,做好精准营销;构建“大旅游”格局,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株洲在全国工业旅游中的专业地位,实现客源稳定增长。
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成果,搬迁改造之后,工业遗址资源丰富集中,是独有的城市红色工业遗址区。市政协委员江轶建议,以“工业牵引商贸、文化铸魂产业”为总体思路,丰富产品类型,盘活株洲清水塘工业遗址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产业园。
“凸显株洲自身特色形成错位竞争。”“促进工业旅游与城市更新、教育研学、科技、文化融合。”“着力打造清水塘工业文旅集中地。”今年10月,市政协还围绕“创新发展工业旅游,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主题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为合力打响株洲工业旅游品牌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建设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
加快打造知名工业旅游目的地
近日,邵阳市一批学子来到株洲,走进制造名城展示中心。“科技的魅力让我们着迷。”深入了解株洲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发展现状、乘坐智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工业研学收获很大。
立足丰富的工业场景,株洲走出一条特色工业旅游之路。
株洲“厂BA”篮球锦标赛作为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是株洲工业文化和篮球赛事经典融合。今年的“厂BA”与湖南工业旅游推广月、第三届株洲旅发大会同期举办,借助“厂BA”热度,“工业文化+赛事体验”,吸引全民主动参与、进一步关注株洲工业旅游。“厂BA”球场外,还设置了全省工业旅游成果展、“硬核株洲”工业记忆时光隧道、音乐节、美食和啤酒集市等多元素消费场景。
走进“中国电力机车摇篮”株洲田心,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衍生产品琳琅满目。
漫步芦淞区航空小镇,通用飞机“阿若拉”腾云而上,游客们不仅可以参观航空生产、学习航空知识等研学课程,还有多种航空主题游乐项目可供体验。
“醴陵有瓷,捡个不停”。去年以来,“醴陵捡瓷”在网上“火了”。在仙岳山街道、阳三石街道、孙家湾镇、嘉树镇等捡瓷点,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捡瓷游客,已吸引全国数百万游客前来。
此外,株洲还与省旅游协会、省旅行社协会等30家省内外行业协会签署《看“厂BA” 乐工业游 株洲工业旅游市场开发合作协议》,开展工业旅游“大学生”“银发群体”市场对接会,让株洲工业旅游资源、产品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展示,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引大入株”、夏日“醴”行等活动及配套奖补措施持续引流,吸引省内外游客纷纷来到株洲打卡工业旅游。
充分释放独特的资源优势,脱颖而出、大放异彩的工业旅游,正在为株洲带来更多惊喜和收获。
记者手记
为“双亿双城”目标贡献更大政协力量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了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有利于更好传承工业文化,丰富旅游供给,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求,对促进株洲产业升级、重塑城市形象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工业旅游外,近年来,广大政协委员还针对全域旅游发展、景区服务提升、民宿发展提质、文旅产业融合等各个方面提交了一系列提案。期待市政协继续发挥人才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向“新”而行,找准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和着力点,为未来株洲实现“全市年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目标贡献更多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