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外务工时惊变“小黄人” 连夜疾驰来到市人民医院求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今年10月,在外地打工的刘某突发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全身皮肤、眼睛巩膜都发黄,变成了“小黄人”。在工友的陪伴下,他来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并建议进行进一步完善检查。

    刘某是株洲人,出于对株洲市人民医院的熟悉和信任,立即连夜从外地驾车赶回株洲,当日凌晨入住株洲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经过主治医师详细问诊,完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为全身中重度黄疸,不能单纯以“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来解释。于是,立即给患者预约了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估肝胆胰管情况,结果发现刘某肝门部有占位性病变,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立即完善增强CT等相关检查,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胆囊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及胆囊结石。

    该院医生介绍,手术切除仍是胆道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胆道肿瘤患者被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加上其复杂的解剖结构、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以及与周围血管之间紧密联系的特点,根治性切除手术难度较大。

    医院立即针对刘某的病情,开展术前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和应急预案。同时,成立术后专科护理小组,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沟通后,准备为其进行手术治疗。

    11月2日,在该院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贺许良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贺许良发现患者胆囊呈灰白色、变硬,尤其是胆囊床处肝脏明显质硬,可见结节状改变,肝门部胆管质硬,术中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伴肝胆管转移。幸运的是,肿瘤未侵及下腔静脉、门静脉等重要组织脏器,在团队努力下,最终成功实施扩大右肝切除术(IVB、V 、VI、VII、Ⅷ段切除术)+尾状叶切除(I段)+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肝门部胆管成型+胆肠吻合+T管引流术。

    因为治疗及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在术后并未出现并发症,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贺许良提醒,大多数胆管癌是原发性的,并且男性患者发病率较女性高。黄疸、皮肤瘙痒、右上腹胀痛不适、尿液深黄、食欲不振是患上胆管癌的几大症状。市民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提高警惕,进行早期识别,积极治疗。CT或MRI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辨别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肝动脉和门静脉受累情况、残余肝体积、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肿瘤指标CA19-9值在诊断胆道肿瘤的诊断中也有较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在无黄疸患者中意义重大。(通讯员/陈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