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节气,天气会越来越冷,这让人们更想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食物。但你知道吗?长期吃太烫的食物除了会烫伤嘴,还可能导致食管癌。
◎食管真的有这么脆弱吗
食管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主要功能是配合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腔。
食管表面覆盖着光滑的黏膜层。这层黏膜和口腔黏膜不同,它非常娇嫩但又不敏感。一旦接触的食物超过65℃,食道黏膜就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但食道的不敏感导致很多人在吃烫食时浑然不知,黏膜细胞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损伤-修复”。这种反复刺激会造成病理性增生,进而诱发食管癌。
◎出现五种表现警惕食管癌
食管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
食物通过缓慢,有停滞感和异物感,吞咽水后常缓解消失,时轻时重,多为早期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
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先是难咽固体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液体也不能咽下。
胸骨后不适
在吞咽粗硬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到疼痛的部位。
声音嘶哑
可能出现声嘶(侵犯喉返神经)、呃逆(膈神经受累),还有饮食时剧烈呛咳。
转移性变化
淋巴结转移(颈部或锁骨上区淋巴结肿大)、肝转移(黄疸、触诊肝肿大或肝区压痛)、恶性胸水、恶性腹水等。
◎五类人群要当心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为食管癌的高风险人群,需定期进行筛查:
1.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2.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3.患有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的人群。
◎如何科学预防
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实现早期预防与干预。
改变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平衡营养,多吃水果蔬菜,减少腌制、烧烤和油炸食物的摄入,避免过烫饮食,有助于降低食管癌的风险。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积极锻炼,控制体重。其中,吸烟和过量饮酒是食管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戒烟和限酒可显著减少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
治疗前期疾病: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黏膜损伤等易引起慢性食管炎症的前期疾病。
注意定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有家族史、长期胃食管反流病史或在高发地区生活的人,定期筛查可提高早期发现率,从而降低死亡风险。(据《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