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算命,谁来掌握命运? 记者/谢嘉 摄
星座预测、塔罗分析已经发展成固定的商业模式。
网络平台上,株洲街头的算命活动引关注。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株洲街头,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他们围坐一圈,讨论着命运和未来,这一幕最近在抖音上引发热议。
“大事问八字,小事问塔罗,无事问星座”,这句新流行语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在面对生活挑战和情感选择时,不少年轻人选择向“大师”求助,寻找心灵的慰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算命如何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街头求算命,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12月1日下午2时许,钟鼓岭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街道角落,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随地而坐,身边敞开的布包里装满了卦杯、竹签等算命工具。一群好奇的年轻人围绕着他,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
“现在可以算命吗?”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一丝犹豫和期待问道。还没等老者回答,旁边的一个年轻人抢先说道:“下班了,我们在聊天。”女子迫切地提出:“一百块,加个班吧。”老者点头同意,随即从包里拿出一张二维码,扫码收款。
老者取出卦杯,让女子投掷,仿佛每一次投掷都是命运的选择,预示着未来的吉凶。随着老者与女子的对话,围观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讨论着价格。“骗人的吧?”有人不屑地说。“涨价了,之前20、50都可以。”另一个声音说。
在这嘈杂声中,老者的声音异常清晰,带着外地口音说道:“你近期有贵人相助。”女子的眼睛一亮,似乎在这句话中找到了希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加入了迷信算命的行列。网易数读针对30岁以下人群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8.81%的年轻人承认自己曾经尝试过算命。
算命如何俘获了年轻人
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年轻一代往往难以找到倾诉的渠道,因此,他们开始转向玄学寻求解答和情绪释放。
王倩(化名),一位来自国内985大学的毕业生,透露在她的朋友圈子里,算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人在面临毕业、公务员考试或是学术考试等重要时刻,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困扰时,都会选择求助于算命。“因为无论大事小事,算命总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王倩说,她自己每天都会查看星座运势,以此来安抚对未知的恐惧。
白领小芹也分享了她的看法,她表示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让她渴望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算命让我相信,自己所经历的不幸和挫折都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小芹说,这种信念让她在面对失败时减轻了不少压力。
小芹关注感情和事业的运势。她曾经尝试过占卜,占卜师看了卦象后,突然问她:“最近你是不是打破了一个杯子?”小芹立刻想到了自己不久前在家不小心打破的杯子。占卜师接着分析说,这预示着她的感情即将面临考验,她的男朋友可能已经变心。
尽管小芹心中有过一丝怀疑,但她最终还是按照占卜师的指引,花费了几百元来改运。“如果完全不信,我就不会来算命了。既然来了,就很难忽视这个结果。”她告诉记者。
市民对算命的多样态度
不同背景的市民对算命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从怀疑到信仰,从娱乐到实用,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张大妈语气坚定地表达了她的怀疑:“我从来不信这些,我这辈子都是靠双手打拼出来的,命运这东西,信不信都得靠自己。”
在长江广场的咖啡馆里,年轻的李明则对算命抱有一种轻松的态度。他搅动着咖啡,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我觉得算命挺有趣的,有时候工作压力大,听听算命师的话,就像是一种心理按摩,让我放松一下。”
“我对星座、塔罗牌这些挺感兴趣的,我觉得它们是一种流行文化,和朋友聊天时也能增加话题。”对于大学生小陈而言,算命则是一种文化体验。她边翻着手机边说,算命是年轻人社交的一部分。
在写字楼工作的王女士则对算命持实用主义态度。她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说:“我更看重算命能不能给我实际的帮助,比如工作上的选择,如果算命师能给些建议,我觉得也不妨一试。”
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记者观察到,许多年轻人对算命表现出浓厚兴趣,但这种兴趣多是生活调味品,并非深度沉迷。他们查看运势,更多是为了获得正面的心理暗示,以及寻找迈出行动第一步的动力和借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艳说,心理学视角下的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巴纳姆效应”的体现——当人们愿意相信某件事时,他们总能找到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和逻辑。例如,当星座运势提示本周将面临挑战,并建议努力工作以展现个人能力时,人们往往会在这种心理暗示下采取积极行动,对遭遇的挑战进行正面解读,并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压力。
同时,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算命这门古老的行当也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成为年轻人情绪价值的变现工具。
“咨询费用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预测的准确性,更多的是看从业者的知名度,”株洲一位占星咨询师透露,她拥有6年的占星咨询经验,咨询费200元一小时,这部分收入已远超她的主业。
作为有独立人格的年轻人,应该对这类玄学有着科学、审慎的态度,而不是盲目跟随。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周易》并非算命之书,而是一部融汇了宇宙生命的哲学著作。”在追求玄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不被牵着走,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记者的话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算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种释放压力、寻求安慰的方式。它允许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为焦虑的心灵提供暂时的栖息地。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观点来看待算命——既认识到它的文化和心理价值,也不忽视科学和理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