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小区成全国首个“吃螃蟹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朱建轩) 12月4日,我市房屋保险试点项目首单落地天元区金轮翡翠名园,市住建局与中华保险、小区业主代表等各方,正式签订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简称维资)增值收益购买房屋主体倒塌、外墙系统维修保险协议。用维资增值收益给房屋主体买保险,据称株洲又开创全国首例。

    维资增值收益能买保险

    该试点项目中,市住建部门整合了保险公司、北斗企业等资源力量,汇聚合力保障房屋安全。承保单位中华财险株洲中心支公司负责人介绍,签约后,将为翡翠名园小区11栋房屋提供2.2亿元风险保障,使小区房屋初步实现“有人管、有人修、及时赔”目标。“这是我们在国内全行业首次将居民房屋主体结构纳入保险责任。”该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项目房屋还搭载了北斗系统实时监测房屋安全。株洲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在翡翠名园小区安装空天地一体化的房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相关设备可进行长期监测并采集相关数据,一旦有数据异常平台还会及时预警,精准排查房屋安全隐患。

    此外,保险方为提升勘验科技含量,也会在小区适时开展无人机巡检,对房屋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进行全方位排查,为小区房屋安全再加上一把“安全锁”。

    逐渐形成“株洲模式”

    试点项目背后,是株洲积极拓展维资改革的探索。2021年,市住建部门创新运用房屋维资增值收益购买电梯保险,一举破解维资难用与电梯故障频发两大难题,开创先河形成“株洲模式”。今年11月,又探索用维资增值收益为屋面及外墙修缮买保险。

    “这次试点也是将房屋安全管理和北斗产业规模化应用结合的尝试。”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正研究建立城镇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并在全国相关城市开展试点,株洲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将持续把维资改革成效向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试点拓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