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一老一小”中招者不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医生建议: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尽量接种疫苗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平 通讯员/危丽) 12月2日上午,天元区栗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来了不少大人和小孩患者。入冬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一老一小”成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现象:

    爷爷奶奶、孙子一起就医

    “有爷爷、奶奶、孙子都感冒的,也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一起来打疫苗的。”栗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介绍,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最近前来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开始增多,其中不少患者为老人和小孩。

    前不久,市民周先生和老伴前来就诊,他俩还带着6岁的孙子。3人均出现了发热、头痛、咽痛、鼻塞等症状,经诊断为流感。经过几天治疗,3人的病情已有所好转。

    医生指出,不少老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抚养第三代的责任,但对流感危害认知不足,忽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通过往年病例分析,一些家庭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感染后,将流感病毒带回家,导致家中老年人中招;一些家庭是因为老年人不慎感染后,殃及小孩。

    建议:

    “一老一小”积极接种相关疫苗

    “接种后,面对流感季节多一份安心。”当天,56岁的李女士和老伴带着孙子一起接种了流感疫苗。李女士表示,自费接种疫苗,他们已经连续接种了几年。自从照顾孙子后,全家人对接种流感疫苗更加重视了。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应接种哪些疫苗?

    “患有慢性病、体弱、免疫功能低的人群,建议尽量接种。”栗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医生介绍,所有人群,尤其是学生、老年人及抵抗力差的人群,可在每年流感流行季节(9月至次年4月)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尤其是50岁以上老年人及抵抗力差的人群,可接种23价肺炎疫苗,可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生提醒,通常人体在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体内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至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疫苗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预防,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栗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醒,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正在发热者、妊娠期妇女等不宜接种。受种者在接种前需配合医务人员询问,做好健康状况询问、接种禁忌核查,避免在发热或疾病的发作期接种疫苗。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