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许多人选择的年休假方式。
网友热议年休假。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随着2024年的日历翻至最后一月,我们不禁要问:今年的年假,你休了吗?
已经有休完年假的小伙伴表示:北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虽然都没去,但在家躺上几天,也让一直以来紧绷的身心得到了舒缓。也有许多人对年假的概念感到陌生,甚至戏谑地问:“年假是啥,能吃吗?”甚至不少职场老手也面临着“有假难休”的尴尬局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年假这个话题。
故事 坚守岗位的“劳模”
在三甲医院担任主任医师的王先生,自从穿上白大褂以来,他的年假记录簿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笔——那是他儿子中考结束后,全家一起自驾游的那一年。
王先生坦言,他的工作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他的年假几乎就是一片空白。他描述道:“手术、门诊、排班,病人源源不断。”面对休假的话题,李医生的领导也是一脸无奈:“医院人手紧张,医生一休假,病人怎么办?”
像王先生这样的工作狂并不罕见,他们因为工作性质、单位人手和排班制度等原因,一直处于“想休不能休”的状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未真正享受过带薪休假的福利。王先生虽然疲惫,但他轻描淡写地说:“当然累,但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这也算是一种职业信仰吧。”
银行业的新兵潘先生,入职二年来,他的加班记录比他的年假天数要多得多。他抱怨说:“人手不足,工作量巨大,一个人要干三个人的活,休假简直是天方夜谭。”
潘先生的工作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连周末也常常被工作占据。他曾经尝试提出休年假,但得到的答复总是:“现在业务繁忙,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而这个“这段时间”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
调查 年假不是小事
近日,记者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职场人的年假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根据调查数据,约有5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休了年假,其中35%选择出游,20%选择宅在家中。
调查中也不乏“年假难休”的声音。一些职场人表示,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很难抽出时间休年假。在调查中,有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休年假,其中25%是因为工作繁忙,10%是因为领导拒绝。
带薪年假是职工的法定权利。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确立带薪年休假制度以来,2008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休假的具体规定。
在黄河北路一家街边餐馆,老板娘徐女士告诉记者:“我们餐厅全年无休,火爆时人手紧缺,只能让三个厨师轮换。”她无奈地表示,只能通过增加工资来弥补厨师的辛劳,因为一旦餐馆倒闭,所有人都会失业。这种用人紧张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尤为常见。
一些企业因经营压力而不敢让员工休假,而职场人对年假的认识不足也是一个问题。职场人杜先生向记者透露,他曾在面试中被要求放弃原有工龄,许多不懂法的打工人因此吃了暗亏。一些企业会用团建替代年假,或者未经员工同意将年假折换成工资。
声音 年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年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应该被忽视。”市民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年假不仅是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每年都会休年假,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放松心情。”市民李女士说,“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辛勤工作一年的奖励。”
也有市民表示,他们很少有机会休年假。“工作太忙了,根本走不开。”市民王先生说,“有时候即使想休,也会被领导以各种理由拒绝。”
“我认为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员工的年假权益,合理安排工作,让员工有机会休息。”市民刘女士建议,“这不仅是对员工的尊重,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市民的声音揭示了社会对年假权益的不同看法和期待。一方面,人们普遍认识到年假的重要性,并希望得到休息和放松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的担忧。
法律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利剑
在探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上,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劳动不仅仅是奉献,更不是无休止的加班和内卷。”他强调,劳动的本质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来源。
记者注意到,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将带薪休假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国家层面,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视。
在采访中,不少职工表示他们陷入了“奉献”的职场环境,难以摆脱过度工作的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表示:“我们经常被告知,为了公司的发展,个人牺牲是必要的。”这种文化不仅损害了职工的健康,也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对此,一位法律顾问在接受采访时建议:“劳动者应当重视自己的权益,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他指出,用人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位工会代表强调,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法律制度必须成为一把利剑。“企业违法成本必须提高,这样才能让他们不敢轻易违规。”他提到,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当坚决管制违规企业,为职工维权。同时,职工也应根据单位和个人家庭需要,做好规划。
记者的话
年假,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却承载着劳动者对于休息与放松的渴望,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对劳动者权益尊重的重要指标。让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应有的休息和放松,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关于年假
●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职工按照累计工作年限依法享受不等的带薪年休假:5天(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10天(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15天(工作满20年的)。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不休年假有补贴吗?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