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入瓷器 数百瓷盘成奇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林志庆正在向来访客人介绍瓷板画。 记者/姚时美 摄

    诗句与意境画并茂的瓷板画。 记者/姚时美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姚时美 通讯员/王继雄

    芦淞区白关镇姚家坝工业园,民企老总林志庆和他的湖南霖儒釉下五彩瓷绘诗词馆在当地家喻户晓。他在400个瓷盘上,绘制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一百首》,成为一道极为特别的景观。

    学生时游历各地 经受文化洗礼

    登高望远,只见江面烟波浩渺,白帆点点,群山由近及远,渐渐淡去。画面配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是以《登鹳雀楼》为题材创作的瓷板画。

    圆形瓷板画装裱于木板中,近看十分精美,远看非常壮观。

    一手创办湖南蠡庄机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和株洲哈迪威紧固件有限责任公司的林志庆,成天与机械配件打交道,为何会与诗词结缘?自称与新中国同龄的他,道出了其中缘由。

    林志庆幼时随父母从上海迁居株洲。早年的艰辛生活,让他从古诗“多经疾苦,可与谋摄生;多历忧患,可与图涉世”中领悟到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人生哲理,小时候就敢在株洲北站到达场捡拾火红的煤渣作为家用燃料。

    求学期间,他熟读《水浒传》《红楼梦》《唐诗三百首》等大量书籍,对不少诗词早已倒背如流。还有过一次耗时半年的“千里走单骑”,去十多个城市寻找诗词原型。在成都武侯祠,他追思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情怀;在洛阳,他吟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桂林,他吟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同行者深情告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次旅行,让我深刻接受了文化洗礼,开始有了家国情怀。”林志庆说。

    上山下乡期间,他站在洞庭湖边,深感迷茫,感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又在良师益友引导下,讨论《岳阳楼记》,受“先天下之忧而忧”鼓舞,振作起来。

    此后几十年,无论是在国企上班,还是自主创业,林志庆虽历经艰辛,仍不忘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勉励自己。

    研读、绘制、烧制 每一步都饱含心血

    2012年,已过花甲的林志庆将企业交给儿子打理,一心追求古诗词传承。

    林志庆琢磨,把诗词制作成精美画册也好,装裱称精致牌匾也罢,都会发生霉变,不能经久耐用。

    “怎样才能让收藏的诗词经久不变?”林志庆把目光投向自家收藏的一些醴陵陶瓷上。

    “画在瓷器上,这样无论风吹日晒,绘上去的诗词都不会变色。”林志庆说,绘制单个瓷板画早已有之,但成套绘制尚无先例。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将醴陵釉下五彩工艺制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一次有效尝试。”林志庆说。

    他和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陈文、李华军、丁雄、赵为民、徐喜平等人深谈,也得到高度认可。

    他和陈文从《唐诗三百首》入手,反复研读每一首诗的意境,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反复打磨诗句意境画,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在梦中都会浮现意境画的画面。

    之后,便是将诗句和意境画绘制到瓷器上,这个难度可不小。

    醴陵釉下五彩必须经过1680摄氏度高温烧制,才能保持画质原汁原味,稍有不慎就会画面失真。300件瓷盘要逐一做到尽善尽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有一件作品烧制效果不理想,就得反复烧。

    2018年,《唐诗三百首》瓷板画终于创作完成,画面一律层次感强、非常精美。

    此后,林志庆和陈文、李华军、丁雄、赵为民、徐喜平等陶瓷艺术家继续合作,相继完成《宋词一百首》、五十六个民族人物肖像、祖国大江大河、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瓷板画创作。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人,有人就有文明。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于山水,而文明精髓的传承,就在诗词中。”林志庆说。

    同时,林志庆腾出480平方米厂房,打造湖南霖儒釉下五彩瓷绘诗词馆,将800多件瓷板画陈列其间,免费向公众开放,自己则当起义务讲解员,为来访游客讲解每一首诗词的释义,讲述每一幅意境画的内涵。

    近年来,不仅当地百姓,还有不少诗词爱好者及部分机关单位组织人员来诗词馆参观。

    荣誉随之而来。2023年,诗词馆被市诗词协会列为“中华诗词教育基地”。

    儿子将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经营当中

    “我开始不支持父亲的做法,认为有些不务正业。”回忆起林志庆创作瓷板画,儿子庄丰宇说。

    庄丰宇认为父亲此举费时费力,“瞎折腾”。但“百善孝为先”,他并未阻止。

    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庄丰宇逐渐看到了创作背后的深意。

    “一进门就能看到‘十大名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与万物有关,意味着这些山就是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之地,而诗词通常以山水为背景抒发感怀,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认识到,父亲是在用自己的方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庄丰宇说。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只有具体实践,才能得到传承。”为此,庄丰宇对父亲的做法转而支持。

    庄丰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在践行真善美的传统美德。

    员工子女升学时,公司会发红包;员工有困难,公司及时帮扶;公司成立党支部,发展新党员,强化凝聚力。

    庄丰宇记得,有一年,他为一名去世员工披麻戴孝,全程料理后事。他还记得,一名员工在外被人砍伤住院,公司主动垫付治疗费用。

    “如果沿用西方的精致利己主义价值观,这些事都和企业无关,就不可能实现。但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仁义礼智信不能用金钱衡量。”庄丰宇说。

    如今,庄丰宇不仅大力支持父亲创作瓷板画,还参与讨论作品创作,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并带动两个孩子参与。

    因林志庆家庭和公司长期致力于以瓷板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湖南省诗词协会授予林志庆家庭“湖南省诗词之家”荣誉。

    对话:“我想让诗词馆有个更大的家”

    问:作为企业家,您为何对诗词情有独钟?

    答:我经历了计划经济、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各个重要历史阶段,无论是深感迷茫时期,还是经历困苦阶段,抑或是事业有成以后,我都深感诗词里藏着大道理,可以激励、警醒自己,让我明白“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

    问:您下一步有何计划?

    答:我的创作远未止步。接下来我要画完祖国的名山大川,画中国名楼,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大江大河,同样以诗词配上意境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方标记,比如大兴安岭、秦岭、喜马拉雅山等大山,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等名楼,湖南的湘江,浙江的钱塘江,福建的闽江等江河。

    问:您对诗词传承有何期待?

    答:随着作品越来越多,我的诗词馆已无法承载,很多只能放在仓库。我愿意献出所有作品,支持我市打造瓷绘诗词主题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供人们参观学习。希望政府部门协调够大够宽的场地,并妥善管理,争取将博物馆打造成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长株潭地区文化旅游打卡节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