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章帆
学校:株洲市南方中学
教龄:34年
身份:副校长
冬日的来临,温度骤降,但是贫困生却感受到了爱的温暖,温暖着他们无助、迷茫的心。因为有了国家贫困生助学金和奖学金,这一举措圆了无数心怀梦想的贫困学子之梦,真正使“助学筑梦铸人”得以实现。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多次强调,教育工作者“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对资助工作面临的形势环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审视资助工作。
让资助更加公正务实
我校马同学来自渌口区农村,自幼家庭贫困。但祸不单行,他的父母先后患上癌症,更是雪上加霜。
2022年入学时,他没有办理农村低保,且父母生病直接治疗费用单据并不是很高,按政策不符合四类资助对象,因而不符合免学杂费标准,也不属于民政、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特困生。
对此,我们通过家庭走访,民主测评等多方评估,最终,资助审核小组认为他符合校内资助条件,并向上级部门申请国家助学金和特困生资助金,这才缓解他的燃眉之急。
把握政策做有头脑的资助,才不会被学生资助工作的困难所左右,才能找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合理途径和方法。
今年,马同学以高分考入了医学院,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为他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他在给学校的信中写道,“我正是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中的一员,感谢学校为我争取了助学金的名额,更要感谢给了我受助的机会,这如及时的春雨滋润干涸的小草,为我带来了希望、慰藉和关怀,如同耀眼的阳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使我的心不再彷徨,不现迷茫,充满了前进的动力,正扬帆远航,向着心中的目标迈进。”
做贴心暖心的资助
资助工作的原则是公平公正、透明,是阳光资助,一定程度上很难很好地保护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尊严。有的贫困生为了尊严,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一日三餐都是素食馒头、米饭加咸菜、青菜。
刘同学就是这种情况,他属于城市低保户,因为个人原因没有申请贫困助学金,一日三餐都是选择最便宜的素食。通过资助走访,班主任了解了他的实情。一方面,班主任会同心理老师进行家访、谈心,消除他心中的阴影。另一方面,对他的资助进行了内部民主评议,匿名公示保护他的贫困隐私。同时,鼓励他参加各项活动克服其自卑的心理。
今年,刘同学考上某名校的土木工程系,并主动报名参加了“大爱株洲,金秋助学”系列活动中的“造梦工厂活动”。他在活动发言时说:“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株洲,毕业后我也将我的满腔热情投入到株洲的建设中来。
助学筑梦铸人
近年来,市教育局在学生资助上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繁荣要富强,就必须有着一批又一批心怀梦想、追逐梦想的少年,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助学筑梦铸人”不是口号,而是乡村振兴蓝图规划下的重要践行,助学就是为贫困学子搭建通往梦想的桥梁。贫困助学金不仅仅是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感悟党和政府对他们关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力所能及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他们练就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