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App上,只要市面上有的,都能在其平台找到。手机截图
何先森在“孔夫子旧书网”的部分订单。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王娜
年末,人们对网络平台各种消费节的热情正渐渐褪去。
火爆起来的,是主打凑单的拼多多,主攻“二手闲置”商品的闲鱼App、以消费者自发组建的“二手闲置群”。
消费降级的风出来,却吹热了二手经济。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内耗于“买多了”的愁绪中,而是依靠二手经济,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活色生香。
《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中显示,如今,科学消费观已深入人心,“更聪明、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底层消费逻辑备受推崇。
正如闲鱼的标签那般,“闲不住?来闲鱼淘吧”。
1
越来越热闹的二手闲置平台
以往,闲置的物品最后的命运,是丢弃或被废品收购。如今,消费者更愿意将闲置物品在网络转卖、购买。
根据QuestMobile的报告,2024年4月中国闲置电商月活用户总规模已达1.78亿。而今年5月,闲鱼App也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4月,闲鱼月活用户已达1.62亿,同比增长19.1%。
家住芦淞区的刘辉就爱逛闲鱼,她是一位家装爱好者,曾有段时间,疯狂地喜欢上复古灯饰,不仅通过该平台成功购得心仪商品、还结交了许多同样爱好的博主。“闲置的价格比一手的价格要便宜多了,而且是验货后平台才付款,质量有保障。”她以一款法式全铜水晶灯为例,他在闲鱼购得的价格仅65元,仅新品价格的一半。
数据显示,在各大主流电商类平台中,年轻人群对闲鱼的偏好最为突出。此外,闲鱼用户数超5亿,如果按照《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的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来计算,意味着将近有一半的中国网名,正热衷网络“二手市场”。
二手市场里有什么?闲鱼的介绍里,非常清晰地展示:分享技能、兴趣与经验,从物品到服务、从交易到交流。
1600元拿下Iphone15,2000元就能拥有Gucci包,最低30元就能租到当下最流行的大疆pocket3……记者登陆该App发现,平台闲置商品纷繁多样,除开常见的家具、衣服、鞋子等用品,还有黄金、各视频平台会员等,甚至还贩卖“绚丽的晚霞”“代做家长手工”等服务。
“只要市面上有的,你就能在这个平台找到。”家住天元区的赵佳说,几年前,她在该平台购买了一款八成新、克重在1.75g的黄金戒指,不仅商家提供品牌名、证书等,还支持同城交易。
更具性价比的物品,吸引更多消费者。闲鱼官方显示,每天都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发布,闲鱼用户线上消费能力在2000元以上的高价值用户占比达52.7%,显著高于全网水平。
2
席卷生活各处的“二手潮流”
如果说年轻人们爱闲鱼,中老年群体则更愿意活跃在小区的“二手闲置群”。
最近,谭英关注最多的,是小区里的二手物品闲置消息。她住在天元区中建御山和苑,两年前加入了小区的“中建·闲置群”,书籍、餐桌、厨房用品、卫生用品,足不出小区,谭英总能淘到自己想要的。
当然不止于买,谭英也会卖出家中闲置。上个月,她清理出小孙女闲置的干净衣物、绘本发在群里,衣服标价10元一件、书本免费赠送,不到2小时就销售出去。
“孩子衣服都是品牌货,我们还消毒了,大家又是邻居,当然放心。”谭英道出了热衷闲置群的心声,如今在这个拥有496位用户小区里,非常活跃。在她看来,中老年消费观念本身就注重节约,微信群则为这些群体找到了交易平台,也让邻里关系更热络。
跳出闲鱼、微信群看,二手潮流正席卷生活更多方面。
二手书市场越来越活跃。家住天元区的何先森中意二手书平台,2022年注册“孔夫子旧书网”,如今已经购买书籍30余本;同样,爱逛“多抓鱼”二手书平台的李先生,2018年注册后,已经消费14000余元,节约费用17000元。旧书折扣力度大、平台有保障成为这些群体选择的原因。
二手交易商也火了。近日,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从财报关键数据看,2024年第三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4.4%。从盈利能力看,三季度,集团实现经营利润2489万元,净利润为1788万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万物新生线下门店数为1637家,覆盖全国263座城市。
持续升温的二手经济,正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
“更聪明、更认真地对待自己”
为什么二手经济火起来了呢?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出这个关键词——消费降级。
吃东西先上美团、买东西上拼多多凑单,人们似乎更愿意追求更性价比的东西。
当下,京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价格更亲民,而且还提升物流服务品质,让业绩持续走好;服务贴心、价格却不亲民的“海底捞”也在各大平台推出优惠套餐;而星巴克在瑞幸、库迪9.9元咖啡的攻势下,也推出各种优化套餐,赠送各类满减券来吸引咖啡爱好者的驻足……
满减券、优惠套餐、更低的折扣背后,其实底层逻辑,正是消费降级带来的市场冲击。
“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不敢去过多的消费、只想能省则省。”何先森说,自己在一家企业工作,工资水平裹足不前,消费价格却水涨船高,家庭支出的压力,让他不得不转战二手市场。
当然,消费降级下,人们并没有因此而降低热爱生活的态度。
如今最热的剪发师并不是坐在写字楼的Tony,而是居于怀化商业街的晓华。她打动消费者的,是30元的收费就能让造型“焕然一新”,更是美发行业泡沫后的返璞归真。
县域经济火了,其实是同样的逻辑。西北的甘肃天水凭借一碗麻辣烫迅速走红,像是在挑战淄博烧烤的逆袭传奇……新的“网红城市意外崛起,背后正是消费降级的当下,人们对于大美中国的再挖掘,对生活温度的热爱。
精神上的满足,正在取代物质上的享乐,在消费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调研反映出,大多数消费者认同,消费的意义之一在于最大化提升生活品质,约半数左右的消费者同时更加认同消费选择需要独立思考,按需购买不攀比。科学理性的消费方式有诸多好处,其中71.9%的消费者认为他们因此得以保持健康的经济状况。
二手经济并不是对生活的怠慢。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