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点评”让写作更有趣有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扫微信二维码观看 佳作点评课堂视频

    校园记者佳作点评课堂精彩开讲。

    前言

    《星少年》栏目精选刊登的每一篇作文都见证着校园记者成长的印记。

    每周,我们会邀请到各中小学校名师作贴心点评,发掘文中闪光点的同时,指出哪些细节还可以写得更好。

    每月,我们将结合校园记者刊登的佳作内容,开展一次佳作点评线下课堂,邀请校园记者和家长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广泛邀请耕耘在教育一线的语文名师等,以专业的视角为校园记者进行佳作点评,解析小学生作文的最新动向和趋势,让校园记者有更多收获。

    校园记者品牌活动“佳作点评课堂”你参加过吗?11月23日,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第七期线下佳作点评课堂如期举行,特邀天元小学德育主任、语文名师易钡老师为校园记者及家长上了一堂以“童心小作家·妙笔可生花”为主题的佳作点评课。

    点评老师简介

    易钡老师,天元小学德育主任,语文和思政学科蹲组导师,天元区第二届小语名师班成员,曾获天元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株洲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校园记者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何走出“作文难写”困境

    现场,易钡老师将校园记者日常投稿的作品做示例,现场进行点评。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技巧。大家积极参与互动点评,现场气氛热烈。同时,为了便于校园记者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这次的讲解跳出枯燥的理论,从一篇篇刊发过的校园记者佳作切入,逐字逐句探讨如何将文章塑造得更立体饱满。

    “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力、精妙的构思力在写作上都至关重要。”在易钡老师看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写作习惯和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

    ●课堂妙趣横生,孩子们收获满满

    针对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可以进行自评或学生之间互评作文吗?易钡老师告诉记者,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完成习作之后,对照老师给出的习作评改标准,将自己的文章多读几遍,看看是否有相关的问题,字、词、句、段、篇逐一进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修改,让自己的习作更完美。

    “孩子升入三年级以后,写作文成了他们感觉最难做的作业,尤其是写完作文以后不愿意改动。”校园记者家长罗女士告诉记者,这堂佳作点评课让她受益匪浅。在教孩子写作文时,也会经常让孩子学会和以前的作文进行对比,再依次进行点评等。

    “线上有点评,线下有课堂,通过活泼生动的课堂形式、实实在在的收获,赢得诸多学生和家长好评。”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月开展线下佳作点评课堂,邀请我市各学校名师为小记者现场点评,让学生学习实用的写作技巧,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点评小妙招】

    家长:孩子应该如何克服在写作“困难症”中遇到“不愿写、写不好”的问题?

    易钡老师:要给孩子在心理上“松绑”,卸下他们对于作文的“畏难”情绪。早起步、低要求、勤练笔、多鼓励,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喜欢上写作,从而逐渐养成动笔的习惯、思考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写作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难题呢?

    易钡老师:建议家长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多阅读课外有益读物加强语言积累,另一方面也要多带孩子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贴近自然世界。生活中坚持写日记,写作前积累素材、练习共情,写作时认真审题、列好提纲。

    家长:针对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可以进行自评或学生之间互评作文吗?

    易钡老师: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自评、互评,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懂得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懂得欣赏他人并从中寻找问题。

    【现场点评佳作】

    案例一

    秋天来了,秋意越来越浓。

    果园里,果实累累。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小朋友们红扑扑的脸蛋。黄澄澄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呢。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像玛瑙似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美丽的季节。

    我爱秋天!

    ——节选《秋意浓》栗雨小学2209班 余云屹

    老师点评:

    文章标题直接而富有诗意。开篇简洁明快地引入了秋天的到来。在小作者的笔下,不再炽热的阳光,仿佛是大自然在温柔昭示秋日的悄然来临。

    不过文章内容多集中在秋日自然景观方面,可以尝试加入一些人与自然的互动,或者是秋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另外,如果文章结尾部分能够回顾全文,总结对“秋意浓”的整体感受就更好了。

    案例二

    他脸庞布满沟壑一样的皱纹,原本黝黑的皮肤在寒风中冻得黑里透红,眉毛上挂着霜花,呼出的热气在嘴边形成一团团白雾。他的手应该是冻僵了吧,可扫把依然紧紧地握在手中,没有丝毫松懈。我突然想到,当拂晓我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时,有时也会被这熟悉的“沙沙”声吵醒,他已经在这寒冷的小巷工作了很久。此时,他可能没还有吃上一顿热乎的早餐,也没有温暖的火炉可以随时取暖,他只是默默地清扫着街道,为了让我们醒来能看到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

    风更大了,我裹紧衣服加快脚步往学校走去。与清洁工擦身而过的一刹那,我鼻子一酸,差点掉下眼泪,那是对清洁工辛勤劳动的感动,是对他们默默付出的敬意。我知道,他们是这寒冷冬日里最温暖的风景。

    ——节选《寒冬里温暖的感动》 泰山学校2004班 周奕含

    老师点评:

    文章以冬天早晨的场景为背景,详细描绘了一位清洁工的工作情景,突出了清洁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文章开篇通过对冬天早晨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个寒冷、寂静的氛围,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注具有类似品格的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赞美生命的不平凡等方面,从而让作文具有一定的思想含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