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面鹰。 资料图片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陈洲平 通讯员/陈欣 谭斌斌) 近日,茶陵县洣江街道诸睦村挖机师傅陈小飞在进行油茶林抚育除草时,发现草丛中有三只“怪鸟”,怀疑是珍惜动物,随即用纸箱包好,送往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后经鉴定发现,“怪鸟”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猴面鹰。
当天下午,陈小飞在为诸睦村油茶林抚育除草时,发现不远处草丛中有几个灰白色绒团在窜动,担心是村民的家禽家畜,随即下车查看。走近时,他发现三只“怪鸟”,面部扁平,有点像猴脸,全身长满了绒毛,有一双深圆的大眼,嘴为黄褐色,嘴喙尖,鹰身鹰爪,看起来与一般的鸟儿不同。
“这鸟没见过,看起来怪模怪样的,用手机搜索下,怀疑是国家保护动物,我就用纸箱子装起来,送去野保站。”陈小飞说。
经该县野保站鉴定,三只“怪鸟”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猴面鹰,猴面鹰又叫草鸮,是一种中型猛禽,以鼠类等为食。经站内初步检查,三只幼鸟由于出生不久,他们无法自主觅食,由保护站饲养,达到野外生存条件将放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