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医早市,医生为老人义诊。记者/徐滔 摄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徐滔) 近日,民政部主管的权威杂志《中国民政》深度报道了株洲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作为。株洲,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正以独特方式破解养老难题,打造“株洲安养”品牌。
报道说,株洲“高”瞻远瞩,制度先行,成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相关政策文件接连出台,市本级与县区资金配套,为养老事业夯基垒台。巧“借”资源,变废为宝。借老工业基地改造契机,株洲排查300余处闲置资产,筛选出30余处用于养老。借鉴外地经验,确立“社会化投资、企业化管理”思路,打造一站式养老综合体。如原株洲玻璃厂职工医院变身智成养老院,增值资产,带动就业与银发产业,众多厂矿小区和社区的养老机构也纷纷落地。“安”享晚年,服务升级。标准化方面,以“五个统一”方案规范养老机构建设;信息化建设依托平台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与全监管;规范化通过等级评定促提升。医养结合机构严守“六分离” 制度,联合慈善建立助餐补贴,长者餐厅满足老人用餐。多部门协同防范消防、预付费、非法集资等风险,为老人营造安全环境。
《中国民政》报道称,株洲的制度构建、资源盘活、服务提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让株洲老人受益,更为全国养老服务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助力各地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挑战,共筑温暖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