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托育中心里,老师正在带孩子们进行游戏。 资料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刘洋
婴幼儿照护服务,是当下年轻父母的刚性需求。如何破解年轻人“夫妻忙事业,孩子无人带”的现实问题?
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就推动专业化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交提案,建言加快构建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帮助年轻人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
调查
“带娃难”成了很多家庭说不出的“苦”
3岁以下的婴幼儿,肥嘟嘟的脸蛋、软糯糯的身躯,被称为“最柔软的群体”。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核心化,城市双职工家庭普及化,家庭内部婴幼儿照顾资源日益紧张。婴幼儿照护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已经成为影响家庭生育和再生育的重要因素。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隔代养娃有弊端,孩子送去托育,既能受到专业科学的照顾,又能培养独立和社交能力,还会避免家庭矛盾。”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表示,如果自己或家人不能全职且科学带娃,送托育确实是比较好的选择。
尽管好处很多,但目前来看,我市托育服务仍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收费太贵等短板。
“供需结构不平衡,全市婴幼儿入托率仅5.01%,申请备案的托育机构仅能满足总需求的23%;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市55%的托育机构在城区,另有约37.5 %的机构在城镇,仅有7.5%在乡村;服务价格不平衡,按目前我市普惠托育机构收费均值约2200元/月/人计算,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托育年费用为26400元,中等收入以下家庭面临较大的托育经济负担;监管水平不平衡,主管部门仅掌握已备案机构的状况,对未备案的机构缺乏动态了解,管理及服务监管依然存在真空地带。”市政协委员徐丽经过深入调研后指出,我市托育服务仍存在诸多挑战,亟待有效破解。
建言
努力实现“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
托育,表面看是为了解决“带娃难”问题,实际上托起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今年年初的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欧阳元初、徐丽、林姝君等分别就托育发展,提交了《推动我市专业化托育服务发展》《以高质量托育服务,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的相关提案。
调查显示,家长选择托育机构,首先要有信任,然后是方便,第三个因素就是价格。要想让百姓上得起托育机构,普惠是关键。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社会观念从家庭照护方式育婴为主转向专业托育服务,构建新型婚育氛围;加强财政支持,出台普惠托育机构生均补贴政策。加强资源布局,推进托育机构建设。加强能力提升,对相关专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市政协委员欧阳元初认为,完善以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为基础的、全方位的生育支持体系,将为株洲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口条件。
市政协委员徐丽建议,可以在托育服务网络上发力,构建“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在托育服务提质上发力。突出全行业规范化,建立健全托育服务管理体系和质控体系;在托育服务保障上发力,在组织、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加强保障,通过全流程管控让家长更“安心”。
“大力拓展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的参与面。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思路,大力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和社区办园点等开展托育服务,盘活现有空余学前学位资源。同时利用普惠政策引导和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推动现有社会化托育机构转为普惠机构等,加大就近就便普惠托位供给,满足婴幼儿家庭实际需求,构建普惠多元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市政协委员林姝君建议,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的措施要更准、更实。
行动
到2025年,形成保障有力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11月18日9时,两岁的汤汤(化名)被妈妈准时送到了春田蜜蜜托育园。托育中心的老师早早地在门口迎接,看到汤汤后,满心欢喜地抱起汤汤。在老师的怀中,汤汤与妈妈挥手告别,开启了与妈妈一天的“分离时光”。
走进托育中心,环境温馨,教室宽敞明亮,设置了托班教室、音乐室、精细动作器械室、母婴室、保健室、餐厅等房间,幼儿积木、儿童书籍等助力儿童感官综合发展的教具齐全。“孩子在托育园里很开心,我们也就放心了。”汤汤妈妈说。
这是我市推进托育服务发展的缩影。
8月,株洲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正式落户市妇幼保健院,并与市区60家托育机构现场签约,将积极推进全市托育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养育照护服务和健康管理,打造“放心托育、方便可及”婴幼儿成长驿站。
9月,全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开班,至今,全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近千人进行了线上、线下培训,持续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托育服务水平。
“自2023年起,我市连续2年将‘0-3岁婴幼儿托位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高位推动工作开展。”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保障资金投入,2024年,市本级就株洲市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申请争取中央国债8000余万元。打造中心样板,2023年,全市评选10家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3家获评省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2024年,还将评选10家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和5家单位爱心托育点。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主体多元、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记者手记
让更多幼儿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托育
民生无小事,尤其是婴幼儿托育照护,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不少育龄家庭不愿生、不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企的子女抚养成本,特别是3岁以前的婴幼儿托育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等,对解决不少育龄人士“望而却步,想生而不敢生”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
期待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托育服务涌现,让更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