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儿童福利院 让每颗星星都发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福利院孩子(左一)在书画院学美术。 受访单位 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徐滔

    在西环线侧,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因身体的残缺,或因命运的波折,暂居在福利院这个避风港。在这里,有一种力量如同璀璨星光,如一双温柔的大手,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满是爱的天空,守护着他们纯真的梦。

    11月16日上午,市儿童福利院寄养部主管刘燕霞从福利院出发,前往芦淞区原五三机械厂附近的一栋两层民宅。刘燕霞在寄养部已经工作20多年,她深知这里每个孩子的情况。这里有5个福利院的孩子被仿照一个家庭进行集中照顾,这些孩子就读于附近的一个学校,周六则全部集合在一起。

    “他们全是孤儿或事实孤儿。我们每周必须协同特教部、康复部、医务部、安全部集体来现场了解孩子们的所有情况,包括身体健康、学习、精神等各方面。”刘燕霞说。这里的小贺因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被父母抛弃,孩子做了人造肛门,每天都要消毒,防止感染,她们必须要定期给照顾孩子的“爸爸妈妈” 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只是福利院精细化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工作人员对孩子深深的关爱。

    福利院特教老师袁卓一大早就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这里。袁卓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多年,对这些孩子有着特殊的感情。“有两个孩子的数学退步了,我和同事一起过来,帮她们一对一进行辅导。对这些孩子,我们比对自己的孩子都要好。” 这是一位老师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他们用行动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像这样的精细化服务体现在福利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福利院目前承担着119名孤弃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养、治、教、康和社会安置等工作,其中90%以上为残疾或病患儿童。院内现有职工104名,专业人员分工明确,为孩子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儿童服务方面,涵盖了养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和“童心同护”项目等多个维度。养育方式多样,包括集中养育、类家庭养育、家庭寄养和医院长期康养等,并创新开展“馨情港湾”项目,提升机构养育质量。就拿养育工作来说,它不仅仅是提供食宿,更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特殊情况,像小贺这样的孩子就需要特殊护理和对照顾者的培训指导。

    医疗康复工作扎实,医务部日常工作细致,从预防保健、诊疗到疫情防控、台账管理等面面俱到。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们如同守护天使,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康复训练方面,作为“全国脑瘫儿童术后康复基地”,与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合作,还在社区开展康复项目,为不同需求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康复途径。

    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教学、送教上门、床边教学等,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就像袁卓老师帮助英语退步的孩子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孩子进步的机会。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这里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完善的设施。他们总结出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体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童心同护” 项目则以社工部为主导,促进儿童最佳安置。社工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孩子们寻找最合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通过精细化服务,让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说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福利院的精细化服务就是那片照亮他们的璀璨星空,让他们在爱的呵护下绽放光芒。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