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十封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今年夏天,我收到一份电子结婚请帖。请帖的主人公是我带的第三届学生。在婚宴上,我和学生们坐一桌,望着满桌熟悉的面孔,一幕幕回忆涌上心头。

    高二时,我接手了241班。见到孩子们的第一面,我就想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金秋九月,高三一开学,我看到教室后门附近有一块空白墙,上面写着“加油站”。我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念布置这个“加油站”。但一周后,墙上只是多了几张彩纸。我打算给墙面添点“彩”。于是,我写下了第一封信,一封以鼓励和学习方法指导为主的信。

    没想到的是,周末时,有好几个同学通过QQ和我探讨信中提到的学习方法。这让我意识到,他们确实非常用心地阅读了那封信。我心想,每个月写一些学习建议,给孩子们一些鼓励也不错。

    10月初,我写下了第二封信,记录孩子们的运动会成绩和我的感动。在信里,我以孩子们的小名和绰号来称呼他们。那次,我一把信贴上去,孩子们迅速地围拢过来,一边看信一边寻找自己的名字,还讨论我写到的运动会画面。

    那时,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在期待我的信。后来,我坚持每个月都写一封有主题的信给241班的孩子们,分享这一个月以来的情绪和感觉。比如,11月,借着在家长会上观看励志短片《布洛克和他的教练》,我写下了《做有潜力的布洛克》;12月,孩子们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我写下了《带着执着前行》……到孩子们毕业时,墙面上的信已累积有十封了。

    关注是双向的,不仅我在观察孩子们,孩子们也在观察我。有一段时间,每次上课我都带着一瓶脉动饮料。不久,孩子们的课桌上也开始出现脉动饮料。一次,学生龙晨晖去买饮料,我跟他说:“顺手帮我带瓶脉动。”他马上回复我说:“胡老师,小卖部没有你喜欢的青柠味,水蜜桃味可以吗?”我十分惊讶,学生居然关注到我的口味。

    高三毕业后,孩子们跟我说,我的信让他们感到骄傲:“胡老师,当时别的班的学生都很羡慕我们,我们真的超幸福。”

    关爱与影响在相互作用。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以心交心,自然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爱上班级,爱上高中生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