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区打造“养老综合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旷昆红 通讯员/彭莉

    “商业综合体”常见,“养老综合体”你听说过吗?在荷塘区月塘街道,就有一座由原电焊条厂闲置办公楼改造而成的“养老综合体”, 让老人“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

    引入企业

    闲置办公楼变身“养老综合体”

    在华南路319号,月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幢装饰一新的独立庭院矗立着。

    11月12日,天气晴好,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室内,附近小区的老人在上手工花篮编织课。

    我国养老主要有居家、社区、机构三种模式。按照不同的养老需求,该中心将三者结合起来,可提供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务,还提供就餐、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全方位养老服务。

    鲜有人知的是,眼前这栋功能齐备的养老乐园早先还是一栋闲置厂房办公楼。

    月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60岁老年人占比高。在走访中,大家发现绝大多数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尤其是便捷的就近就餐、医疗、文娱综合性服务。

    月塘街道辖区阵地有限,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满足老人们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在荷塘区民政局指导下,月塘街道积极对接、盘活资产,闲置的原电焊条厂办公楼摇身一变,变身为月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曾经办公楼租给课外辅导培训学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培训学校无以为继,这里又闲置下来,现在引入第三方机构乔松忘忧谷养护院运营这里。”

    可就餐可娱乐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目前,月塘街道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已经形成。10月12日上午10时许,走进月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厅,温馨的场景映入眼帘:一群退休的阿姨在练习广场舞,另外一群嗲嗲娭毑在“上课”,学习如何用纸杯编花篮;还有一群人在理疗室理疗。

    月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晏征宇介绍,中心由一楼社区居家服务大厅与二至六层的机构养老组成,社区居家服务大厅对所有老人开放,提供长者餐厅、老年课堂、居家上门服务、医疗康复等医养服务。对社区广场舞队排练特别方便“在严寒酷暑和雨天,他们排练就不愁场地了。”

    中午11时半,手工花篮制作课堂结束后,这里又变成长者餐厅,坐满了附近小区前来用餐的老人。“饭菜卫生、口味合适,咱老年人用餐还有优惠,多好!”坐在食堂用餐,老人们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荷塘区月塘街道水竹社区居民袁春秀娭毑,今年79岁。自老伴卧病在床以后,几乎都是她照料,对年事已高的她来说,每天累得筋疲力竭,“基本上每天没有精力买菜做饭。”自10月底长者餐厅营业以来,她时不时来吃饭,“八菜一汤,只要12元,帮我省了不少事。”

    2楼到6楼,则是全日托养所在地,也是全市首家阿尔茨海默病老人专门院。这里的房间,窗明几净、布置温馨,配置一应俱全,共设置床位170多张,目前已入住近百位老人,提供24小时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解决了很多家庭照护难的困境。

    月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集成了三种养老模式所需的各类服务,让“老有所养”触手可及,“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完善居家养老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