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城市“手术”进行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白鹤园雨污分流改造施工现场。

    市科技局院内的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污分流改造现场。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朱建轩 文/图

    城市地下排水管线犹如“毛细血管”,雨污分流改造就像一场“手术”,能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眼下,这场城市“手术”正在株洲紧张有序地开展。在相关小区及街巷等地,绿色围挡一隔,挖掘机挥舞吊臂,风炮机突突作响,共同奏响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的“交响曲”。

    我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进展如何?竣工后能带来哪些变化?

    针对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1 镜头:

    全面铺开,每天上百个点位施工

    11月4日,天元区长江北路的市科技局院内。

    一边是风炮机轰鸣着开挖凹槽,一边是数名工作人员蹲在绿化带内种植杜鹃、菖蒲等植物。围绕着步道与花坛,是铁篦子覆盖的排水沟或碎石疏密有致的小沟渠。

    现场施工人员说,这是陈埠港流域53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单元之一,经过20余天的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建设完成后,这里能实现一根管收集雨水,一根管将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收集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市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刘坤介绍。

    从这个排水单元到更大区域,陈埠港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也在有序推进。

    陈埠港流域起于黄山路,终点为尚格小区临近湘江内岸的陈埠港排渍泵站,汇水主要为神农大道、珠江路、黄山路、滨江路所围合区域,流域面积为10.1平方公里。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陈埠港流域的整改采取了“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调蓄”的系统性流域水环境整治思路。

    11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陈埠港调蓄池工程,看到调蓄池已经完成主体施工,推土机正来回穿梭进行土方回填。

    “建成后,地下部分雨天调蓄,地上部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可多维度打造一个全新的‘会呼吸’、‘可感知’的智慧海绵功能水体景观公园。”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指着工地,勾勒了一片未来场景。

    再将视野从河西拉到河东,车水马龙的芦淞区芦淞路上,绿色围挡在道路中间隔出一个个施工点,小汽车和电动车等沿着两边小心翼翼地通行。

    在附近上班的黄先生说,受龙泉片区雨污分流工程施工影响,他每天要提前半小时出门以防迟到。但他最近发现,由于施工进度加快,施工点有所减少。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充分筹备,目前我市每天都有上百个点位进行施工,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铺开,进入攻坚阶段。

    2 攻坚:

    挂图作战,进入日调度节奏

    梳理相关背景,有助于更好地透视株洲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一方面,雨污分流改造是我市一项生态环境整改任务,必须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地达成目标。

    2021年,我市出台《株洲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简称《整改工作方案》),对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的总体任务及年度任务等作了安排。

    另一方面,对株洲城市更新发展而言,让雨污“各行其道”也是提高城市水质环境的题中之义。

    2022年11月,我市印发《株洲市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作方案(2022-2025年)》(简称《雨污分流方案》),也对城区地下管网改造进行了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这带来的变化是,去年3月我市启动海绵城市与雨污分流建设项目,计划通过3年建设,确保雨水、污水在地下各行其道。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意味着株洲的雨污分流改造,走的是城市防洪排涝与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和谐并举的新路径。“不管是为完成生态环境整改任务,还是打造株洲样本,株洲的雨污分流改造都意义重大。”

    基于种种原因,今年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开启“挂图作战”模式,工作进入日调度节奏。

    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打开工作微信群,让记者直观感受什么是日调度。在该微信群,天元区、石峰区、经开区等城区相关负责人,每天都在汇报当天雨污分流改造的工作进度。

    比如,11月3日,石峰区对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进度的汇报,涵盖霞湾港等四个片区的20项相关内容,进度精确到米、施工明确到人等。

    3 进度:

    稳步推进,相关任务已完成八成

    全面攻坚开启后,我市雨污分流改造稳步推进。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项目均已进入施工阶段,市政管网错混接改造累计完成总任务的85.24%;缺陷修复累计完成总任务的76.18%。

    污水处理厂方面,群丰污水处理厂一期厂区完成80%土建工程量,枫溪污水处理厂二期厂区完成90%土建工程量。

    为确保攻坚必胜,我市不仅实行日调度制度,还针对进展滞后的项目向相关责任单位下发督办函,要求科学制定倒排计划,抢抓工期,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对工作推进不力,未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将提请市政府启动问责制。”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力争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我市也在加强对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相关监督,狠抓施工质量。

    比如,市住建局印发《关于开展株洲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质量督导的通知》,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现场质量督导组,对去年建成的和今年在建的工程开展全面督查,重点检查建设、施工、建立等主要责任单位质量管理履职情况和工程施工质量等。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也透露,按照住建部、省级有关文件要求,我市也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步骤有序推进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化”和“按效付费”机制,确保长治长效。

    【声音】

    市民黄先生:雨污分流改造无疑是一件好事。我家住在芦淞区龙泉村涵洞附近,涵洞的排水系统老化,以前只要强降雨就会积水,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道路围挡施工很正常,大家都理解,但也希望能尽快完工,减少对我们出行和生活的影响。

    网友娜娜: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忍一忍现在的不便,换来的是生活更舒适宜居的明天。

    市民肖女士:上下班高峰期本就拥堵,遇到有雨污分流改造施工的路段就更堵了。建议相关主管部门或施工单位,加强和公安交警的联动,在主要道路与高峰时段,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疏导。

    知多点

    雨污分流改造益处多

    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汛期降雨时雨水、污水混流对河流造成的污染,保证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实施雨污分流提升改造“手术”,能使生产生活污水通过专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让雨水和污水从“同流合污”变为“各行其路”,不仅城市居住环境得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也有了保障。

    每年汛期,持续强降雨往往导致雨污混流、排洪能力不足等问题,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更可能引起路面积水、雨水倒灌等情况。而雨污分流改造可提高防洪标准和雨水收集能力,净化城市“血脉”,提升城市的内在品质,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绿色工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