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武装起义的斗争中,由于人员流失过大或缴获颇丰,往往导致枪多人少的情况出现。那么这些起义中的领导人是如何对待富余枪支的?
南昌起义中初尝教训
1927年的南昌起义之前,中央的计划是,起义成功后部队折返广东,先取东江,获得苏联武器援助,再下广州,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
8月1日凌晨,起义爆发。经过激战,起义部队拿下了南昌城,缴获军械颇为丰富,共7000余支枪、80余万发子弹和数门大炮。起义领导人决定随军携带缴获的枪械弹药,但找不到挑夫就是一个大问题。彼时的行军打仗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农民充当挑夫帮助搬运物资。无奈之下,只能由每个士兵自行搬运武器。
正值盛暑,既要行军打仗,又要驮运枪械弹药,这是许多士兵没有经历过的苦和累。时任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的周逸群后来在报告中提到:“为要多带子弹,只好每兵发给子弹二百五十发,甚至三百发。士兵因为天气太热,都不愿多背子弹,竟有暗将子弹投弃者……”
8月底到达瑞金、会昌后,起义部队与国民党钱大钧部在会昌发生激战。尽管大获全胜,但鉴于敌情变化,决定改道闽西,经过长汀、上杭返回广东东江。中途改道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枪械运输的问题。叶挺回忆会昌之战时说:“此时因携带空枪太多(十一军约5500支,贺龙部约2000支),若直接由江西回粤,因山路运输困难,无法携带,才改道折入福建省汀州,利用水道运输,并以二十五师护送。”
9月5日,起义军进入福建后,周恩来感到起义军历经激战虽然获胜,但兵员与子弹的损耗将成为以后的大问题,因此致信中央催促共产国际,一旦起义军占领潮汕地区应及时提供军援。但尚没等到回音,起义部队就在潮汕地区遭遇强敌围堵,最终不得不放弃潮汕,起义军搬运的枪支因形势危急也没能顾及,结果这批枪支大部分落入敌军黄绍竑部手里。
湘赣秋收起义中有失有得
就在南昌起义部队向广东艰难转移时,毛泽东于9月11日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当时,5000余人的秋收起义部队中,大部分是工农武装,枪械不够,就以梭镖为武器。
起义部队原定的攻打长沙计划未能实现,毛泽东便率军南撤。到达江西莲花县集合部队时,整个队伍仅剩600余人,700余支枪。于是队伍缩编为一个团,继续撤退。
早在筹划起义之初,毛泽东就考虑过起义万一失败后的情况,提出了“上山”这一条路。“山”即井冈山,但山中有王佐、袁文才率领的两支绿林武装,如何对待这两个“山大王”?队伍中有人提出消灭他们,但毛泽东提出,不要只想着消灭人家,要交三山五岳的朋友,团结改造他们,这样联合起来,自身壮大了,敌人就没办法了。
毛泽东提出把余下的100余支枪送出去,换取王佐、袁文才的支持。这个提议引起众人的反对。在枪械紧缺的湖南,每一支枪都来之不易。但冷静下来考虑,目下起义部队疲惫不堪,伤病员不断增多,枪扛着走没有用,用它打开局面,为部队换来休整空间或许更为有利。最终众人接受了送枪的提议。
10月6日,毛泽东等人来到大仓村与袁文才会面,表示愿意送上100支枪,这使得袁文才大喜过望。袁文才派妻弟谢富生接枪后,大大减轻了敌意,不仅回赠毛泽东几百块银元,并且答应愿意帮助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落脚,同时帮助毛泽东获取王佐的支持。就这样,井冈山的大门打开了。
平江起义中走出新路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以国民党湘军独立五师一团(彭德怀时任团长)为主力在平江县发动起义,不到一个半小时即占领全城。7月24日,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全军2500余人,由彭德怀任军长。
攻占平江县城时,起义部队不仅缴获民团武装武器,还缴获了独立五师师部库存的大批弹药,总共有步枪近千支,子弹百万发。长沙的敌军三天内就会赶到,短时间内如何处理这大批的枪械弹药呢?
紧急时刻,新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连忙调来地方党组织来帮助处理枪械。7月23日,平江县委负责人来到县城,组织群众连夜把缴获的大批军用物资、枪支弹药运往黄金洞山区,成立农民自卫队。
据平江游击队党代表钟期光回忆,起义后,平江县全县赤卫军一改以往梭镖军的状况,发展到枪械齐全的五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是两个连的规模,实力大增。就连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也感到恐惧,称彭德怀率领的起义部队“未可轻敌”。
红五军撤出平江后,历经45天的反湘鄂赣三省“会剿”战斗,兵员与子弹消耗很快。原本的2000余支枪,只剩下五六百支。但得益于各地群众武装的发展,在历次挫败后,红五军都可以获得补充。
从以上三次起义我们可以看出,中共领导人在革命逆境时不断尝试,从而逐渐使中共革命运动成熟起来。
(据《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