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晒出的家长群任务打卡记录。
网友晒出家长群变身夸夸群。
网络上关于家长群的讨论曾上热搜。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易蓉
开学已经一段时间了,当孩子们进入校园,有了学习的“重任”,家长们也被拉进了一个新的“社交圈”——家长群。
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但入群后,不少家长却发现原本为帮助孩子成长、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而设置的学校家长群,却演变成“任务群”“夸夸群”,忙着打卡各种“任务”,甚至还要提供“情绪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家长:想退不敢退群
压垮成年人,可能只需要一个家长群。
“叮咚……”手机屏幕亮起,市民周先生又接到了一条来自家长群的消息。他是两个娃的父亲,一个是初中生,4个QQ群,1个微信群;一个是小学生,微信、QQ群各一个,其他兴趣培优群若干。“我真想回到没有手机只有固话的时代,让时刻待机的‘牛马’歇一下。”他感慨。
另一位则是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郑女士。从幼儿园起,她就被拉进了家长群,刚入群时,她觉得能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挺好的。但现在群里各式通知,有的作业还需要家长帮忙完成。“白天回复工作群,晚上再加个家长群,家长群回复速度比工作群还快,一不小心还会漏看信息,真的很有负担。”她表示,曾因未能及时在群里回复老师的信息而被点名过。
家长群里的任务也是各种各样。记者采访发现,除了发布学习作业外,家长群里还会发布做手工、录视频、写调研报告的课外任务打卡,家长要签各种责任书,通知书,有时还要在学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进课堂做分享。
“光是看完老师发布的信息,都像爬楼一样累。有一次完全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来做,孩子做到了凌晨两点才完成。”郑女士表示,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了就在群里说不要安排这么多任务给孩子,但被老师、家长群起攻之,就再也不敢做声了。
“实在做不完,我就给他找答案,让他抄写,不然完不成作业,第二天孩子也会被老师批评。”她很无奈。即使如此,她也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生怕错过一条消息,影响到孩子学习。
除了会变成“负担群”外,家长群还有各种变异的可能。
变成“攀比群”。一位幼儿园孩子家长龙女士表示,自从有孩子生日会带蛋糕、零食等礼物去幼儿园,老师带全班小朋友给他庆祝生日,还录制视频发到家长群里后,后来每个小朋友都会有这种“仪式感”,而礼物越送越昂贵,给下一个过生日的孩子家长极大压力。
变成“马屁群”。为让孩子得到老师特殊照顾,一些家长在群内对老师进行夸张的赞美、追捧,家长群成了“夸夸群”。受访的多名家长提到,群里老师一旦发话,就有不少家长凑趣,围着老师长篇抒发感激心情,甚至“有些群里家长经常会动用各种资源讨好老师,给其他家长无形的压力”。
还变成“广告群”。有时老师发布“请关注一下上面公众号”之类的消息,要求所有家长填写时,变相地帮助培训机构获取了隐私信息,开拓了市场。
对于家长群的变异,很多家长处于“想退群,但不敢退群”的两难境地。
老师:比家长还想解散家长群
面对一些家长的指责和偏颇的舆论,不少老师深感委屈。
采访中,一小学班主任老师表示,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情况水平各有不同,而每个孩子的教育大事背后有一大家子在关注,他们都有各自期待。教育理应因材施教,但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总是“一对一”,从而希望借助家长群的便捷、联动家长的力量,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我们班主任可能比家长还想解散家长群。”该老师说,日常除备课教学、教学培训、组织课外活动外,还承担着其他行政或非学业任务。“现在鸡毛蒜皮的事都扔给老师,考核层层加码,我们也不想发那么多信息,信息等于任务。”
对于一些高要求的作业,不少老师也坦言,如果家长能配合完成任务,教师可以把更多时间精力花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上。请家长帮忙分担一些,也是分身乏术下的无奈之举。
在老师们看来,孩子的教育本来也就并非家长或学校单方的事情,必然需要双方联动。
呼吁:设群规,让大家的压力都更小些
家长叫苦,老师喊冤,如何寻找平衡的艺术?同时使家长群回归应有的定位,发挥该有的作用?
“群要有群规。”家长郑女士表示,家长群方便快捷、交互性好,但要明确规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避免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苦恼。不少学校家长群都“自立规矩”。如,班主任在群里规定,群内只发学校公告和班级通知,只允许老师发言,绝不就个别学生情况在群里做任何讨论,不能发布任何广告推销信息。“我们微信家长群系统自带提醒,除了老师,家长禁止发言,感觉‘很清净’。”一位小学二年级家长李先生说。
但比起“网聊”,面对面的家校沟通是最好的。在信息时代,“群”是一个便捷沟通的工具,但是一种非正式沟通,是家校沟通的辅助手段。一旦涉及工作,就赋予了它正式沟通的功能,这就需要群主勤于管理。“在建群之初就制定‘群公约’,比如仅本群用于收发什么范围的消息、沟通时间等。禁止拍马、刷屏和偏激言论等。”受访家长们表示,只要大家都遵守规则,就是给老师减负,给家长降压。
也有心理咨询师建议,面对孩子教育这件“大事”,老师和家长不如一定程度上佛系一点。学习最终要靠孩子自己来完成,过多干预,容易适得其反,遑论通过“家长群”来帮助“比学赶超”。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面对教育这件大事,来自各方的压力让家长和老师都很难掉以轻心。如何给彼此多一些留白,给老师多一些思考教学的时间,给家长多一些陪伴孩子的时光,给孩子多一些天马行空、自主成长的可能?也许这些才是当下教育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