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秋与秀才亭。记者/邹怡敏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邹怡敏
“这个亭子建得好,让大家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10月17日,渌口区朱亭镇天台寺村老屋湾,村民们正聚集在一座风格雅致的仿古木凉亭里休息喝茶,说笑谈天,场面温馨和谐,其乐融融。水泥新铺的休闲广场里,还配套了石桌石凳和健身器材供村民使用。
重阳节前,由乡贤刘普秋等人捐资建造的凉亭正式投用,命名为“秀才亭”。亭子的建造融入古典元素,柱子上悬挂对联“须知勤耕丰万物,惟有苦读贯千秋”,为这座凤凰山山脚下的偏远乡村增添了几分儒雅之风。
“据梅村刘氏族谱记载,老屋湾过去有一间秀才庙,是为纪念饱学之士秀寰公而建,可惜秀才庙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刘普秋介绍,老屋湾历来重视教育,不少人凭借刻苦读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老屋湾也被当地人称为“秀才湾”。
1968年,刘普秋高中毕业后作为“老三届”在老屋湾劳动锻炼了两年,见证了乡村资源的匮乏和劳动的艰辛。从农村走出去后,刘普秋从事教育工作,他一直心系家乡,与家人一道积极参与村里的捐资修路、助学敬老等公益事业。
今年77岁的刘普秋身体硬朗,每逢年节都会回村里看看。“我认为,留住乡愁不是要把农民留在家乡,而是要把那些文化、文脉和集体记忆保存好,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刘普秋介绍,他发现村里缺少休闲的地方,遂萌生了建设凉亭和健身休闲广场的念头。
“刘老把这个想法一说,我们十分感动,并大力支持配合。”天台寺村党支部书记刘一伟介绍,经过沟通和实地查看,老屋湾有一块空地,且周边人员较为密集,最终选址这里。
确定选址后,刘普秋邀请哥哥刘桂秋、刘月秋,共同出资10万元投入建设。“之所以取名秀才亭,就是希望保存乡土历史文脉,激励村民传承耕读文化,同时打造一个可以休闲、议事的地方。”刘普秋说。
除了捐资,刘普秋还把自己对乡村振兴的思考,结合天台寺村的实际,撰写了一篇打造最美乡村的设计规划。这份规划不仅包含天台寺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内容,还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并列出了捐资计划,邀请本村其他乡贤参与。
“乡村发展离不开乡贤的关心,这些年,不少乡贤为村里捐资修路、扶贫助困,让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刘一伟介绍,现在村里建起了黄桃、黄精种植基地和土鸡养殖基地,“希望有更多像刘老一样的乡贤,回故乡、建家乡。”刘一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