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洁:发挥“用人之道” 当好教育“接班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姓名:刘宁洁

    学校:芦淞区杨家桥小学

    教龄:29年

    身份:班主任

    我的母亲退休前一直是芦淞区的一线教师,一直担任班主任。而我也一样,虽然从教近30年,青丝已现白发,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总是让我充满激情。

    2021年8月,我回到家乡——姚家坝乡的杨家桥小学支教,看到城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差距,让我更加坚定:要将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回馈给自己的家乡。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农村孩子因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有一些“先天不足”。我刚到“杨小”接手“六一”班,班级里有常常在课堂上睡觉的孩子,有上演“武侠动作片”的孩子,也有根本不做作业的孩子,还有故意往餐盘里放苍蝇找食堂麻烦的孩子,一言不合就撕书,甚至赌气要冲回家的孩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面对重重问题,我选择住校。同时,自己率先垂范,与学生共同成长,成就彼此。并结合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用人之道”。

    为此,我在班级实行班干部“毛遂自荐+科任老师推荐+民主选举”,再通过班干部轮值、班级事务人人有责的制度,与班干部一起商讨班级管理方案,与学生们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规范学生言行。

    其次,巧设职位。设置节电小管家、安慰小天使、安全监督员等。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班级管理人人有责。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自己购买奖品,每周从考勤、合作、学习、劳动、好人好事等方面,对孩子们实行全方位评比。“星级学生”数量达到班级人数的50%,还设立了“进步星”“优秀小老师”“星级小组”,让每个孩子都能站到领奖台上。当我把孩子们上台领奖的照片发到群里,家长们总能看见自己孩子眼中的光芒。

    另外,通过精彩纷呈的班级活动,如演讲比赛、中华经典戏曲欣赏、中华优秀诗文诵读等,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台展示,让文化自信落地,爱国之情萌芽。

    付出总有回报。学生刘曦媛获“株洲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沈雅琦获区“三好学生”称号,潘瑞甄硕获区“热爱集体的雷锋式好少年”称号,张嘉欣获区“助人为乐的雷锋式好少年”称号……还有晏诗语与程谦睿的家长被评为芦淞区“美好家长”。

    当家长们看到我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的时候,家长们也在悄然改变。小涵和小晞的家长决定回乡找工作,主动开始提高陪伴质量,关注孩子的成长……有了他们的支持,让我事半功倍,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和这些农村孩子长期相处,更能感受孩子们的天真与淳朴。他们就像等待开荒的土地一样,只要认真耕耘,必有桃红柳绿的回报,而我也愿意一直做这个勤勤恳恳的耕耘者。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