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露端午节的艾草花束曾大受好评。 受访者供图
吴穷时朋友圈内,他与一家礼品商家推出的中秋系列木艺摆台与月饼的组合礼盒获得诸多“点赞”。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王娜
当一件产品赋予了传统文化的内核,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这个中秋节,株洲糕点店的月饼销售,除了主打纯手工工艺,他们开始在包装上下功夫外,围绕月饼说起了故事,有关乡愁、也有关节日文化。
“在保持产品本身质感外,这样的故事引起了共鸣,为当代人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株洲市非遗文化传承人、“顽木堂”主理人吴穷时说。
不止于中秋,端午节的传统花束赋予了祈福辟邪的节气含义,清明节的青团也赋予了相思的蕴意……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互动融合,已然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现象
传统文化让商品文艺又有趣
这几天,在朋友圈里,吴穷时最新一期产品设计获得诸多“点赞”。
他是石峰区“顽木堂”的主理人,也是一位设计师。作为一家以非遗木雕文化为主的小店,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株洲非遗木雕。今年中秋,他与一家礼品商家组成“CP”,推出了中秋系列木艺摆台与月饼的组合礼盒。
此次推出的礼盒,吴穷时突出“雅”,尝试用“月满山河”“月满风清”等诗句为文案,产品外观图案则用元代亭台楼榭基调,意境清雅,以致敬王渊的《写生图》,木雕作品则源自苏轼的“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产品推出,询问者众多。“如今市场上更注重为产品讲故事。”吴穷时说,在符合产品的实用基本属性外,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衍生出的附加值“买单”。
甜品师李玲则开始围绕月饼说起了“相思”的故事。
她对于中秋的理解,是团聚、是“纵有他乡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的思乡之切。早在三年前,她每年在中秋节推出主题系列产品,作出不同设计。今年,她尝试写一个文案,将自己对于中秋的情愫,融入产品之中,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
天元区一家汉服店店主吴佳露,则在三个月前的端午节,通过传统花束宣传端午习俗——从老家天元区三门镇采集艾叶、菖蒲等10种端午期间常见花材,扎成花束出售,并赋予“十样锦”的寓意。
此举收获了诸多粉丝,让吴佳露看到传统植物与古代节俗融合下的“化学反应”。“我所提供的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通过产品走近历史、了解文化。”
观察
消费者开始看重产品的文化属性
这股风兴起不止于中秋节。
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夕国风IP礼盒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其中中国传统元素、国潮风格是新春礼盒消费者选择最多的产品元素,占62.2%。
为什么这些年,商家开始纷纷将产品赋予文化内核?
在吴穷时的观察里,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变迁。
“他们喜欢一件物品,是能有共鸣的东西。”吴穷时说,当下,人们在讲究实用性外,开始看重产品的设计感、文化属性。当一件产品达到他们心理预期时,他们愿意为设计和文化的附加值买单。
这样的市场风向下,商家也开始提高产品附加值。吴穷时介绍,自2020年起,他们开始不断提高品质和设计尝试,为自身产品赋予不同的故事内核,收效不错。如今,他的木雕产品成为株洲文化品牌之一,木雕技艺也被列为株洲非遗文化之一。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更愿意为中华传统文化买单。”在他看来,设计者要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将文化元素以一种有趣、特别的方式融入产品中,让消费者既能感受到设计的巧思,又收获良好的文化体验。
吴佳露则觉得,当商品开始善于说故事,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品同质化问题,能很好地打破自身局限。“比如说月饼,这个中秋传统食物,这么多年都在卖,但不同的商家赋予不同的故事,让中秋的人文情怀和艺术神韵播种到广大消费者心里。”
未来
产品品质才是行稳致远的绝杀技
“如今许多产品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在谈及产品与文化融合时,吴穷时这样说。
在他看来,商家除了在研发上继续下功夫,还要跳出产品功能性的限制,通过企业文化、品牌故事、时尚包装等手段,为产品附加情绪价值。
然而,产品只有文化、情怀是不够的,未来如何将产品和文化创意更好融合?
“产品质量是王道。”吴穷时觉得,在被赋予产品设计感、文化属性的前提,是必须有过硬的产品品质,做出符合消费者预期的好产品。“如果产品质量跟不上,那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李玲也认为,每一件产品,核心是精准定位。“即使产品设计再好,文案再好看,最终都要回答消费者非买不可的理由、独特的差异化定位是什么等问题。”
“消费者热衷创意,是因为感受到了诚意和情怀。但是,一个品牌如果想要长久立于市场,‘保质量’‘高性价比’才是行稳致远的绝杀技,才能更好地接住长远的流量。”李玲说。
记者手记
相较于过去“千人一面”的同质化,每逢传统佳节,月饼、艾草花束等产品,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成为市场新宠。
在物质充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些产品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与现代审美和创意相结合,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附加值的提升,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他们在购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但是,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有的商品设计工艺粗糙、设计同质化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一些产品印上简单的手工艺“元素”或“符号”,文化辨识度较低。
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做好商品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在文创产品的使用和传播当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到中国故事的精彩魅力。
要轻套路重内涵。做产品的前提是质量,商家要合理定价,诚信合法经营,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让商家更加勇于创新,市场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