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中度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马立明

    在这炎炎的盛夏,我收到了我的书法老师张虎先生从北京寄来的3本新著:一本是《休闲吟草》,另两本是《休闲漫语》(上、下卷)。手捧三卷,诗、文、书、画,扑面而来。此时也“叫我忽然发现,他的诗歌句句如书法,他的书法字字皆诗歌。诗自清雅,书亦潇洒;书尽随意,诗逞自由(冯骥才语)。”

    张虎先生,1941年生,1965年大学毕业后曾任《北京日报》记者、编辑。后又因书法见长,调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再后来任《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作为京城里的这样一位文化名人,张虎先生为人亲和,待人平易。他善作公益,体恤底层文化建设与对后学的关心与鼓励。正如雷抒雁先生评价他:“我认识的书法家很多,像张虎这样的书法家是书法家中我比较钦佩的一个。一方面是他的为人厚道,为人好。他字好,文采好,但很少张扬……。”对此,我感同身受。

    记得1995年,株洲日报由小报改为对开大报,需请一些名家为我报副刊题写专栏名,这时我冒昧地向他去了一信。不久,他果然写好寄来。有了这次好的开头,我的拙著想请他题勉,1999年我市举办“炎帝杯国际书画大展”,我们想请他当评委副主任,还请他赐赠作品,先生都一一应允。2001年,本报成立书画院,我又去信请他题词,先生又高兴地寄来了他的大作。特别是2001年我的家乡株洲县(今渌口区)要把空灵岸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胜地,需请全国著名书法家把历代名人歌咏空灵岸的诗词写出来,然后镌刻成碑镶嵌在崖壁上。县里领导找到了我,并邀我上京求字。此行我们不但得到了张虎先生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把沈鹏先生、夏湘平先生等人墨宝也“求”了回来。如今,只要你去空灵岸观光旅游,你就能看到张虎先生书清人胡松《过空洲》的石碑。张虎先生的字,笔墨灵秀,挥洒自如,才情洋溢,神韵夺人。

    同样,读他的诗文,有如“让清风入座,邀明月登楼”之惬意。像这次收入在《休闲吟草》中的300多首诗词,分“北国风光”“南国风韵”“艺林风致”“放歌风华”等五个章节,并配有他自己少许的书法、绘画等作品,真有珠联璧合、画龙点睛之妙。

    我很喜欢他这些“走南闯北”的诗,如《桂林五首》《悠悠绍兴情》《黄鹤楼一览》《慕田峪长城抒怀》《延安四章》《长岛月牙湾》等。真是胸中有丘壑,笔下有诗书。“张虎君每涉足山水,辄有吟哦……(沈鹏语)。”

    我还喜欢他采用古风形式所作的《端砚歌》《歙砚歌》《寿山石歌》等。如《端砚歌》云:“肇庆古端州,端砚砚为首。何以论身价?千古傲王侯。西江羚羊峡,斧柯溪水头。唐武德制砚,宋更展风流……”。读来朗朗上口,品来韵味无穷。“这些年,张虎写了二十多首古风体诗,大都是五言,一气呵成,一韵到底。古为今用,如同旧瓶装新酒也别有一番情趣和滋味儿(宗鄂语)。”

    我还喜欢他书中的配诗画,如梅、兰、荷、松、枯藤、红荔等。原来,张虎先生还是位不错的丹青高手。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他的画,用笔洗练,落墨朴拙,设色自然。他表现的是一种高古、清雅的艺术具象,追求的是一种恬淡、自然的审美意图。“他经常以兰草入画,以莲荷入屏,‘知兰君子性,爱莲贤士情’。画兰描荷,未尝不是在心境中与兰荷二君唱和,未尝不是通过艺术表达恬淡清雅的审美追求……(喻静语)。”

    人云:“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读张虎先生三著,有如在晚风习习中对月,有如在品读中胜过赏花,快哉快哉也!

    (作者简介:马立明,湖南省书法家、美术家、作家、诗词协会会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