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设置的禁用时间。
网友热议儿童电话手表。
孩子们佩戴着同款小天才手表。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开学季即将来临,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用具进入“换新”时间。近日,株洲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颇为纠结:孩子对小天才最新款Z10电话手表情有独钟,坚持要作为开学的特别礼物。这款手表的售价高达2299元。
从家长的烦恼到商场里络绎不绝的顾客,这款小小的智能设备似乎已经超越了其基本的通讯和定位功能,成为孩子们社交圈的新宠。它究竟是孩子们的“安全守护神”,还是潜藏的“智能陷阱”?今天,我们一同聊聊儿童电话手表。
1 走访
儿童电话手表门店人气足
在株洲神农城一楼,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的展柜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目光。五颜六色的手表和各式表带琳琅满目,旁边一个展示“游泳级防水”功能的水瓶,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记者发现,短短三十分钟,就有七位顾客光临。
“放学后和朋友们出去玩,我们就会用手表拍照。”三年级的帅帅边换表带边说,他喜欢用手表听故事和与朋友聊天。他的母亲则告诉记者,小天才的社交系统是独立的,孩子们很在意能不能用手表加好友。
林女士带着丢失手表的儿子来选购新款。“定位和通话是最主要的。”她说,新款有楼层定位和行动轨迹功能,让自己更放心。最终,她选择了一款高价位的电话手表。林女士还称,会禁用了手表上的微信和支付宝功能。
小天才的工作人员介绍,Z10是旗舰新款,2299元,“功能全面,一步到位。”她补充说,不同价位的手表软件系统差不多,主要差别在硬件上。配置高的手表不仅能导航、刷公交、门禁,定位甚至能精确到楼层。“家长最看重定位功能,孩子们则希望内存大些,方便聊天和拍照。”
2 试戴
儿童手表似智能手机
科技的浪潮把儿童智能手表推向了新的高度,它们已经从简单的通讯工具,变身为孩子们手腕上的“小手机”。
在多个品牌的门店里,记者试戴了各式各样的儿童智能手表。屏幕上的图标五彩缤纷,这些密密麻麻的功能挤在小小的几厘米宽的屏幕上,长时间盯着看确实让人眼睛疲惫。
“我们班上很多人都用小天才,可以加好友聊天。”孩子们说,除了和父母通话,他们更喜欢在社交功能上花时间,无论是假日活动加好友聊天、拍照,还是跳绳比赛。他们的好友人数从二十到四十不等。
孩子们对手表的各种功能已经相当熟练,“想跳绳时,可以搜索附近的人,随便匹配一个用户PK。”他们说,紧急情况下,一按就能呼叫管理员(家长)。
记者发现,每个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都有自己的特色,如碰一碰加好友、好友圈、双摄像头拍摄、益智游戏、健康监测、NFC支付等。
刘女士回忆,2015年她给儿子买的小天才功能简单,主要是打电话和定位,“现在的孩子喜欢款式炫酷的,表盘可以翻盖和摘下来的。”这种“手机化”的趋势也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刘女士在一次出游中发现,朋友的高年级孩子似乎被手表的步数PK功能“绑架”了,不停地挥动手腕,关注步数,忽略了和家人的互动。
3 声音
“担心剥夺孩子的社交权利”
随着儿童电话手表成为新宠,家长们的看法五花八门。他们既想用手表确保孩子的安全,又担心其功能繁多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王惠,一位孩子即将升入六年级的母亲,选择了一款价格合理的华为智能手表。“小天才的娱乐功能太多。”她坦言,“我认为手表的通讯和定位功能就足够了,附加功能太多只会分散孩子注意力。”
三年级学生小敏的母亲王女士,对儿童智能手表有着复杂的看法。“不买最新款电话手表,又担心剥夺了她的社交权利。”她表示,这东西有利有弊,会让孩子分心,影响视力。她说,自己会监督孩子的好友和群组,并约定使用手表的规则。
肖女士则向记者展示了手机端的家长控制功能,如上课禁用、睡眠模式等。“在智能手机时代,这些功能是必要的。”她认为,智能手表为家长提供了监控孩子的平台,但也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变化。
全职妈妈思思选择了基础款的小天才,她认为手表的许多功能可以用其他电子产品替代。“我更倾向于通过陪伴和规则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她说。
许多家长对手表的多功能性持怀疑态度。“手表需要那么复杂吗?功能越多,分散注意力不是越厉害吗?”他们质疑,功能增多导致价格上涨,“不买又说会剥夺孩子社交圈,真是左右为难。”
天元区某公办小学一位老师也表达了对儿童智能手表的担忧,她认为在学校里佩戴电话手表弊大于利,可能会分散孩子们上课的注意力,甚至引发家长间的冲突。
4 呼吁
莫让小屏成为监管盲区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发现了超过1400条关于儿童电话手表的投诉,问题包括质量缺陷、虚假宣传和应用诱导消费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为家长们在选择智能手表时平添了顾虑。
在福建泉州,一名4岁女童的电话手表突然发生自燃,手背被严重烧伤;在广东江门,一名小学生佩戴的电话手表突然冒烟自燃,烫伤了手腕……令不少家长忧心的,还有孩子长期看小屏而造成的视力伤害。
“7月给儿子买的电话手表,算玩出花样了……前两天带他去医院检查视力,已经近视150度了。”一位小学生家长在采访中表示。越来越多人呼吁,莫让小屏成为监管盲区。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谷传华指出,儿童智能手表在小学生中的流行反映了家长和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他建议父母在购买时考虑手表的功能是否真正符合需求,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强调,家长应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负起责任,引导孩子合理评估对电话手表的需求,而不是盲目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子认为,有效的陪伴可以减少对电话手表的依赖,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需要从成人自身做起。
记者了解到,目前,《儿童手表》国家标准、《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等已发布实施。未来,仍需相关部门、家长、学校和行业形成合力,共同朝着“适儿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生产出保障儿童安全、而非制造麻烦的儿童智能手表。
记者的话
儿童智能手表不只是一项技术产品,它已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如何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同时,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智能设备,避免形成依赖,是家长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儿童智能手表只是一个工具,它的使用效果取决于我们如何去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