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华(左一)和村民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宋鹏华(左二)正在搬运捐赠物资。 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高晓燕 通讯员/姚俊锋 向曼雪
在湘西自治州的深处,泸溪县宛如一颗隐匿在大山中的明珠。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泸溪县的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批批株洲工信系统的干部,接力而至。他们的倾心帮扶,改变着这一片土地。
株洲市工信局挂职干部宋鹏华也是其中一员。把挂职当任职,把他乡当家乡,他用双脚丈量离家千里之外苗乡的每一寸土地,把帮扶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把村民当成了“自家人”,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雨后的梓木坪村,掩映在薄雾之中,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学校传来朗朗读书声……在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少数民族聚居的小章乡,如今,许多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把“他乡”当“故乡”
对共同发展的渴望和对贫困地区的深切关怀,让株洲市工信局与泸溪县深深结缘。
时间回到2023年8月,一通电话之后,宋鹏华踏上了充满未知的湘西之路,挂职小章乡党委副书记。平时,除了负责宣传思想等工作,还联系该乡梓木坪村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不做旁观者,不混日子。挂职不是‘镀金’。踏上这片土地,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从村里的结对帮扶到人居环境,宋鹏华都在用情、用心。
起初语言不通,让宋鹏华十分头疼。农村大爷大妈不会说普通话,他便找村干部和年轻人当“翻译”。
来到小章乡的第一个星期,辖区内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当时有部分村民为了方便养殖,临时搭建鸡鸭棚,参差不齐的乱象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棚内的气味也影响了周边环境。宋鹏华与同事开始逐栋逐户摸排统计、上门讲解政策,并采取集中“拉网式”拆除整治,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掌握第一手情况,宋鹏华经常去村民家中“串门”。梓木坪村村民张忠林,是宋鹏华的结对帮扶对象,他爱人肢体残疾无法劳动,三个女儿都在读书,全家就靠张忠林一人在附近打零工。
考虑到张忠林家庭困难,除了医疗和教育帮扶,宋鹏华又给他们家申请了庭院经济项目补贴。
有“心”更有“行”
从军人到机关干部再到乡镇干部,角色之间的转换,如何将当地所需与自己所长相结合,以凸显帮扶实效,是宋鹏华常常思考的问题。
“服务基层、服务发展就是我们挂职干部的职责所在。”
宋鹏华常说,言出不如身动,要把准实际、深入一线,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抱着这样的信念,宋鹏华把深入调研作为工作切入点,他用脚步丈量小章乡的每一寸土地,全面掌握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为帮助苗乡学子,他联系爱心人士为学生捐赠图书800册,带领18名小章中学部分学生代表赴长沙,开展别开生面的研学筑梦之旅。
“现在村里环境好了不少,但是文化氛围可不够浓。”
了解到群众反馈清单,宋鹏华推动群众“点单”,干部“上菜”的工作模式。联合村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服务活动,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帮助村民解决身边难事,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六月,泸溪县大范围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汛情牵动人心。
“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充满许多艰辛与不易,但是能被群众需要,是一种幸福。”
在乡党委及乡政府发出号召党员、青年干部参加防汛救灾工作通知后,宋鹏华第一时间积极加入。在深夜里、在风雨中,他逐户敲门宣传动员,对河道沿边、重点路段及低洼地段潜在的风险点进行全方位巡查,彻夜守护群众安危。
蹚出“新路子”
立夏时节,走进泸溪县小章乡梓木坪村的瓜蒌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瓜藤铺满了瓜架,密密麻麻的小瓜蒌从瓜藤上探出瓜身,惹人喜爱。
瓜蒌在当地又被村民形象地称为“吊瓜”。瓜架下,宋鹏华和种植户陈永平正忙碌着,他们一边忙着查看吊瓜长势整理瓜藤,一边修剪多余枝条,全力做着丰收前的管护工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梓木坪村抬头是山,低头还是山。选择什么产业?“像犁地一样,把全村犁了一遍。”宋鹏华一驻村,就在培育产业上开动了脑筋。
针对泸溪县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宋鹏华开始有计划地帮助当地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种植和养殖,同时以工业为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再加强服务业拓展旅游、电商等领域。
走村串户聆听群众意见建议,实地查看地形地貌,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到村进行调研指导,经过多次“把脉问诊”,种植“吊瓜”,就是宋鹏华开出的帮扶良方。
“群众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他心中装着“题”,眼里盯着“题”,脑里想着“题”。
由于每年汛期强降雨,村里主干道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宋鹏华积极争取中央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目前投资将近四百万元的项目已通过立项批复,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用心用情架桥梁,精准支援践初心。
宋鹏华充分发挥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为帮扶单位争取对口帮扶资金。立足小章乡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积极协调派出单位株洲市工信局和“株洲——泸溪”对口帮扶工作队,争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40万元,初步达成小章乡民族中学18间教室护眼灯改造项目框架协议……
在市工信局的后续支持下,原本粗放式种植的水稻经过技术改良,产量大幅提高,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泸溪县的特色水果、有机蔬菜等农产品,也逐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年的帮扶期满,即将离开的不舍,萦绕在宋鹏华的心头。一年的时光里,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民生的长度,成为村民矛盾的“和事佬”、政策宣传的“小喇叭”、党和人民的“连心桥”,推进结对关爱真帮实扶、有“心”有“行”。
心系基层,向春而行。三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株洲泸溪干部密切往来,通过产业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文化帮扶等方式,为泸溪县添砖加瓦,助推两地建立起浓浓的帮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