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加入聊天室
主持人/七七
Hello,株洲网事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持人七七,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聊聊生活,唠唠家常。不同人生轨迹我们各自忙碌,刨去诸多角色我们依然是自己。欢迎大家扫码二维码加入我们,分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你熬夜看了吗?开幕式上最让国人激动的瞬间还是中国代表团亮相,当中国红出现在塞纳河,热烈的氛围让大家直呼“最闪耀的就是中国红”。这每隔4年举行的体育盛会,奥运健儿们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一定有一段记忆与其密切相关,难以忘怀。“xx奥运会那年”“xxx拿冠军那次”好像是一种标志性的故事背景和时间刻度,丈量着我们生命的某个阶段,也总有一些名字和瞬间,让我们热血澎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奥运记忆,成为我们跨度为四年的“结绳记事”。
@无脚鸟:2008年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年。那一年我们中国举办了奥运会,父亲在外地打工,我刚七岁,观看开幕式的时候,家里只有我跟我妈,我们一起数着开始的倒计时。我知道父亲一定会在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和我们在同一时间共同见证奥运会的开启,仿佛父亲就在我们身边一样。那一年家里批发了很多福娃,一直供不应求。
2008年的奥运会不单单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什么是民族自信,什么是民族精神,我们簇拥在一起,从内到外地欢迎和接纳全世界的朋友。2008,永远的2008!
@sleepy Mia: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巴掌大的小电视机,亚特兰大奥运会那年(1996年),为了看奥运会,老爸斥巨资买了台长虹25寸的彩电。当时的大彩电纵深比屏幕还长,抬回家柜子甚至没法放,只能歪歪地塞在上头。那台电视机一直用到2003年我们搬家。
到了雅典奥运会,家里终于看上了平板电视,那一年女排决赛之夜家里坐了一屋子人,比赛一直打到第五局,看完天已经快亮了,我洗了个脸又出门去打工。那个暑假瘦了十斤,也不知道是熬夜看奥运熬的,还是打工打的。
@muma:那年夏天,外公带我看球赛,教我看乒乓和女排的得分规则,我就这么吃着西瓜看着比赛,一点也不觉得热。现在外公不在了,我得接着看比赛,这样他就像没离开一样。
@树獭:东京奥运会跳高决赛,在卡塔尔运动员巴希姆和意大利选手坦贝里都未能跳过2米39的高度后,巴希姆主动询问裁判是否可以共享金牌,裁判表示如果两人都同意,就可以共享金牌,随后巴希姆和坦贝里选择一同分享了这枚金牌。因为他们不仅是赛场上的对手,更是生活中的好友。他们都曾在对方受伤之时互相鼓励,战胜了伤病。奥运会上,有努力拼搏、全力争胜,更有惺惺相惜、相互支持,这便是我现在关注奥运的理由。
@姚雨彤:小时候是“他们得了奖牌为啥要哭呢?”“没得金牌,不开心。”长大后是“他们得奖牌,我激动得掉眼泪。”不论得没得奖牌,他们都是最棒的!对于奥运会,从小时候被大人拉着看,到现在主动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奥运会已经不单单是我小时候理解的简单的比赛,它更是中国的强大得以展现的平台,是让每个中国人为之振奋的存在。四年又四年,令人骄傲的是中国一代代体育健儿带着他们的梦想、祖国的荣誉奔赴在奥运的路上。
@自子阅: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就是里约奥运会女排的夺冠。中国队被分在有着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欧洲三强塞尔维亚、意大利、荷兰以及北美的波多黎各的“死亡之组,可女排姑娘们团结一心,在赛场上相互配合,1/4决赛爆冷战胜巴西,在半决赛中凭借关键分得分战胜波兰挺进决赛,在决赛中火力全开,最终赢得冠军。女排姑娘们每一次有力的击球,每一次腾空跃起,都牵动着我的心。胜利的那一刻,她们抱在一起有哭有笑地庆祝。嘹亮的国歌声响起,我也被女排精神感动着,激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