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前期巡查发现,红旗立交桥上一处伸缩缝脱轨形成高低差,24日上午,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维护中心的桥梁养护队员赶来施工修复。 烈日当头,红旗立交桥上,市政队员欧正中蹲在路边,将手伸进钢筋缝隙,一点点把卡在里面的混凝土碎块清理出来。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一派忙碌景象。 伸缩缝,是我们常在桥上看见的横贯桥面的缝隙,也是保障桥梁安全稳定的重要“关节”。 这种桥面部件长期受车辆碾压、高温暴晒等考验,容易出现破损脱轨等问题,不仅影响行车舒适度,更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让人想不到的是,“温柔细致”,才是这次施工时最主要的特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对桥面伸缩缝进行更换,需要在不破坏内部钢筋结构的前提下,将路面混凝土层小心挖开,拆除原有伸缩缝后进行更换。“这就好比给身体‘强筋骨’,每一步都要‘轻手轻脚’。”桥梁养护班组组长毛镫祥介绍,比如前期凿掉破损的混凝土路面后,他们只能人工将缝隙内的混凝土碎块清理出来,避免破坏钢筋。 那为何不用鼓风机呢? “车来车往,不能让碎石划伤行人车辆。”毛镫祥解释道。 时间:上午10点 每个人都汗流浃背,配合默契 上午10点,室外气温已经达到39摄氏度,立交桥上没有任何遮挡,体感温度更甚。但这样火辣的阳光下,每一名市政队员却穿着长衣长裤,戴着帽子和口罩。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烫伤,也避免碎石伤到自己。高温天气桥上的钢板、钢筋等表面温度很高,不小心碰到,可能就要被烫起泡,这也是大家受过伤之后得到的经验教训。 即便很有经验,每一次施工时也会碰到不一样的困难。 比如这次施工时出现了一个混凝土卡点,大家始终无法撬起脱轨的伸缩缝。欧正中想了半天,最后半跪在地,弯腰弓背将工具头伸进缝隙里,对准连接点小心切割,另一边3名队员同时用力上撬,就看到伸缩缝终于松动,成功了。 完成一系列前期工作,此时,每个人都已经汗流浃背,欧正中的额头上更是不停冒出豆大的汗珠,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他们默契配合,重新加固绑扎钢筋、更换伸缩缝,浇筑混凝土,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更换完工后,可以避免车辆经过时发出‘哐当’响,行车会更加平稳舒适。”毛镫祥说。 时间:下午1点 伸缩缝修复完成,道路恢复平整 这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市政中心负责养护的桥梁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并尽可能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他们主动调整上班时间,有时早上5点不到就到岗开工,或是晚上10点以后到跨江大桥上开展坑洞修复。 市政养护的技术、材料等也在与时俱进。比如,现在有了新型高强快干混凝土材料,原本修复路面可能需要7天的养护时间,现在约只需要半天就可以恢复正常交通。此外,安全装置、安全施工标准等等,也越来越细化。 下午1点,经过近5个小时的忙碌,伸缩缝终于全面完成修复,红旗立交桥上道路恢复平整。带着一身暑气,大家坐上回单位的车,补上迟到的午餐。 “看到我们养护后的桥梁平稳运行,也会觉得很骄傲、很有成就感。”毛镫祥和同事们相视一笑。 阳光照耀着他们的汗水,折射出劳动者的荣光。 红旗立交桥上,市市政中心养护队员修复伸缩缝。记者/伍靖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