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沈全华 通讯员/包寅) 7月9日,攸县公安局发布一批中小学生暑假防骗案例。
案例一
4月22日上午8时,菜花坪镇某学校学生周某某报警称:其在家中上网被人以虚假领取游戏道具的方式诈骗5000元。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引流广告,谎称可以免费赠送某某等游戏皮肤(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待受害人信以为真,主动联系诈骗分子后,诈骗分子便会要求受害人扫码领取所谓的“皮肤”,再以“受害人为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不解除冻结会起诉逮捕其父母”等理由进行恐吓,让受害人按照其指示要求进行操作“解冻”,诱导受害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汇款转账。
[安全提醒]请勿相信网络发布的免费领取皮肤广告,谨防被骗。家长尽量不要将微信、支付宝、手机网银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告诉孩子,要加强反诈防骗知识的教育,正确引导孩子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案例二
4月30日晚上8时许,新市镇某学校学生唐某某报警:自己通过“某音”App认识了一位名叫“TT小红帽”的人,对方自称是公安机关人员,称其父亲的手机被犯罪嫌疑人入侵,为保护其父亲银行资金安全为由,要求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App并配合对方操作,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方式共计被骗9304.48元。
[安全提醒]公安机关提醒: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了类似情况可以直接拨打110或者告诉父母和老师。
案例三
5月1日,上云桥某学校学生胡某某报警:自己在家中通过“某手”App观看到一条打卡便可以获得红包的广告,后根据该广告添加了一位名叫“慧*”的人,通过“慧*”的邀请添加了一个群聊,通过该群聊进行打卡领取红包,后在领取红包途中被对方以刷单返利的方式共计诈骗了8331.60元。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通过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刷单兼职广告,吸引受害人添加QQ、微信群,并派发任务。一开始,受害人完成简单的刷单任务后即可获得返利,之后诈骗分子又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连环单返利”“任务出错需要补单”等理由,诱导受害人不断垫资充值。
[安全提醒]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先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抱有“贪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千万牢记,“刷单入了套,本金要不到!”
案例四
6月20日凌晨1时许,江桥街道某中专学校学生胡某某报警:自己在QQ短视频频道内添加“明星”QQ号码(QQ昵称白鹿my账号),对方称其泄露了明星隐私需要配合调查,受害人当时比较害怕,便按照对方要求加入QQ群聊开启视频,使用其父母亲的手机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受害人被人以冒充律师的方式诈骗21367元。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伪装成某明星的私人账号,诱导喜爱该明星的未成年人添加其为好友。随后恐吓受害人称其涉嫌泄露或侵犯“明星”的隐私,要求其添加“律师”进行视频配合查证,查证期间还会冒充警察进一步获取信任、施加压力,再以“如不配合将会被逮捕拘留”“影响征信和学业”等威胁话术诱骗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进行转账。
[安全提醒]家长、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要盲目追星,不要轻信网络上所谓明星私人社交账户,不要轻易接受网络陌生人的搭讪和好友申请,对于以任何身份、任何理由要求转账的,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陌生人的威胁和恐吓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