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熊孩子”吵闹。
株洲市某咖啡馆,两个孩子在玩耍。
网友热议“熊孩子”。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随着暑假的来临,公共场所的“熊孩子”现象愈发引人关注。从高铁到电影院,从咖啡馆到小区,孩子们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家长们的态度与反应也成为话题。是放任自流,还是积极干预?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之道。
1 “夏日交响曲”
咖啡馆的不期而遇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黄河北路某咖啡店的玻璃窗,洒在地板上,为店内平添了几分慵懒与温馨。可是这份宁静很快被一阵突如其来的“交响乐”打破——那是来自两个“熊孩子”的欢声笑语与嬉戏打闹声。
“哥哥,快追我呀!哈哈,你追不上!”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男孩,穿着印有卡通图案的T恤,在店内的小空间里穿梭,不时发出笑声。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个年纪七八岁的男孩。边跑边笑、爬上爬下,仿佛整个咖啡馆都是他们的游乐场。
“小朋友,可以安静一点吗?这里是公共场所哦。”一位正在享受午后时光的女士,轻轻皱起了眉头,提醒道。但她的声音很快就被孩子们的欢笑声淹没,仿佛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哎呀,你们别吵了!”这时,一位中年女士匆匆从店外走进来,略有歉意地看着周围的人,“放暑假,特意带他们出来放松一下,没想到会打扰到大家。”她边说边试图拉住两个孩子,但孩子们显然玩兴正浓,不太愿意停下。
“没关系,小孩子嘛,活泼点是正常的。”坐在一旁的一位女士笑着摆了摆手,表示理解。但其他顾客的脸上却难掩一丝不悦,毕竟,在这样一个寻求安静与放松的地方,持续的喧闹确实让人感到不适。
这场由“熊孩子”引发的“夏日交响曲”,在咖啡店内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随着孩子们的离去而平息。
2 家长缺位
“熊孩子”现象普遍
随着暑期的到来,公共场合中“熊孩子”现象愈发普遍,引发关注。近日,记者在多个公共场所进行观察,发现在高铁、电影院、图书馆等地方,孩子吵闹而家长不加以制止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一项针对30名市民的随机调查中,有87%的受访者表示曾亲眼目睹过类似事件,其中超过半数认为家长的缺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电影院、餐厅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是“熊孩子”的吵闹行为重灾区。这些场所往往需要保持一定的安静氛围,但“熊孩子”的喧闹声却常常打破这份宁静,给其他顾客带来困扰。公共场合的管理者在面对“熊孩子”现象时也显得有些无奈。天元区某电影院、新华书店图书管理者表示,尽管有相关规定和提示,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约束。
“不少家长则选择视而不见或简单呵斥几句便作罢。”市民刘先生坦言,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吵闹时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更多的则是“放养式”的教育方式,这无疑加剧了“熊孩子”现象的蔓延。
3 理解与无奈
社会观点正反交锋
暑期的公共空间,往往成为“熊孩子”现象的放大镜。记者发现,社会各界对此现象的看法不一。
一些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天性好奇且活泼,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我也想安静,但有时候孩子的行为确实难以控制。”一位在图书馆内陪伴孩子的家长如是说。他们认为,家长在尽力平衡孩子的需求与公共秩序之间,常常感到无奈。
与家长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的不满情绪。在记者的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认为,家长有责任在公共场合管教孩子,避免影响他人。“我并不反对孩子在公共场合出现,但我期望家长能够负起责任,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一位媒体从业者表达了他的观点。
作为“熊孩子”现象发生地的商业场所,他们的态度则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们需要为所有顾客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如何平衡顾客需求与家长难处的挑战。“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友好的环境,但这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一位连锁咖啡店的经理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株洲一些公共场所也开始提供特色服务,如设置儿童游乐区、提供亲子互动课程等,以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活动场所和机会。
4 应对策略
专家建议与家庭实践
面对“熊孩子”现象,如何既保护公共秩序,又兼顾孩子的成长需求?我们采访了多位教育专家和资深家长,他们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家庭提供参考。
教育心理学专家谭淼指出:“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首先,家长应树立正面榜样,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和遵守规则。其次,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以理性和耐心引导他们认识并改正不当行为。最后,家长可以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奖惩机制,让孩子在规则中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
张女士是一位有着丰富育儿经验的母亲,她分享了自己应对“熊孩子”的策略:“我会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告诉他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比如保持安静、不随意触摸他人物品等。如果孩子忘记了规则,我会先以温和的语气提醒他,如果多次无效,我会带他离开现场,等他冷静下来再进行教育。同时,我也会利用一些绘本和动画片,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社交礼仪和规则意识。”
此外,不少家庭还采用了“角色扮演”等创意方法,让孩子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从而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规则意识。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扮演图书馆的管理员或餐厅的服务员,让他们亲自感受被打扰时的烦恼和不便。
记者的话
公共场合中的“熊孩子”现象,是一个需要家长、社会、商业机构和公共服务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家长需要承担起引导和榜样的角色,而社会则应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这一责任。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公共服务的适应性改进、商业场所的解决方案提供、社区的支持以及法律政策的辅助,我们可以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理解和包容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