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额度并非全部由蚂蚁金融提供。
网友声音。
罗女士的征信。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株洲晚报读者陈女士反映,她在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自己在使用支付宝过程中,其征信信息被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金融”)授权给第三方机构,授信额度为100元。“我从未申请、使用过此类贷款,也从未收到放贷电话及任何信息提示。”这一发现让陈女士感到震惊和不安,她质疑这种模式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
昨日,记者多个同事在查询个人征信记录时,均发现类似问题——征信信息被授权给了第三方机构,引发了大家对金融机构个人信息处理透明度的关注。
1
意外
征信被授权第三方
陈女士分享了她与支付宝的使用经历。她表示,她经常在淘宝网上购物,之前习惯使用信用卡支付。随着支付宝推出花呗服务,考虑到支付和还款的便利性,她选择开通了花呗。在开通时,陈女士坦承,她仅仅点击了同意按钮,并未详细阅读所有条款,因为“条款数量众多,且手机屏幕上字体较小,难以逐条细读”。
使用支付宝期间,陈女士始终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从未逾期。她强调:“我非常重视自己的征信记录,担心留下任何污点。”然而,前不久,一条银行推送的征信查询短信勾起了她的好奇心。于是,她申请查询了过去的征信记录,结果令她惊讶。
陈女士的征信显示,2024年2月21日,蚂蚁金融为她进行了一次个人消费贷款授信,额度长期有效且可循环使用。截至2024年5月,信用额度为100元,其中余额为0元。“我随后联系了花呗客服,得知这100元额度是由蚂蚁金融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陈女士称,她使用花呗支付的100元额度,正是从这家金融机构中刷出的。
陈女士表示,客服告诉她,自己的花呗额度并非全部由蚂蚁金融提供,而是与该公司合作的多家第三方机构共同提供的。至于每家机构提供多少额度,以及这些额度如何分配和变更,均由蚂蚁金融控制。
2
担心
个人信息被泄露
“我原以为花呗是蚂蚁金融的服务,所以额度自然是他们给的。就像办理信用卡,我从银行借出资金并在免息期内还款。”陈女士的花呗额度将近5万元,现在才得知运作方式与她之前的理解大相径庭。
记者了解到,蚂蚁金融其实是将陈女士的征信信息提供给多家第三方金融机构,然后由这些机构各自决定授信额度,最后加起来才是她的花呗额度。“蚂蚁金融可能只给了我很少甚至0元的额度。”陈女士对蚂蚁金融的做法表示了强烈不满。
陈女士认为,公司在将她的征信信息提供给第三方金融机构之前,既没有事先告知,也没有在其过程中进行提醒,事后更是没有任何消息。她担忧地说:“我完全不知道这些第三方机构会如何利用我的征信信息。万一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做违法的事怎么办?而且,我的征信信息仅仅因为100元的授信额度就被泄露了,这让我非常害怕。”
陈女士朋友直呼,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相比,支付宝在处理用户信息时显得过于随意,“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时还会赠送礼品,这至少说明我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但花呗却如此随意地出售客户的信息。”
目前,陈女士已关闭花呗业务,她希望通过晚报报道,引起更多使用花呗业务的消费者的注意,让大家留心自己的征信信息。
3
回复
属“联合贷款”模式
记者查询了自己的征信记录,发现同样存在蚂蚁金融的个人消费贷款授信。记者的信用额度为3400元,余额为1877元。此外,还有一条来自京东盛际小额贷款公司的授信记录,显示为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达27100元(人民币),当前余额为0。
记者就相关业务的情况向支付宝进行了咨询。支付宝相关工作人员随后书面回复,解释了花呗业务的运作方式。
该工作人员表示,陈女士所使用的花呗业务实际上是由蚂蚁金融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服务的“联合贷款”模式。他强调,“联合贷款”是行业内广泛采用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贷款模式,监管部门也对此有专门的管理规定。
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根据花呗用户协议的规定,当一家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系统会为用户推荐其他金融机构。这一流程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有明确条款说明,因此用户可能会看到除蚂蚁金融外,还有其他金融机构的征信授权。他特别强调,对于这类由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服务的用户,征信信息是由蚂蚁金融统一合并上报的,并且仅在判断用户额度时进行查询。
4
声音
消费者应有知情权
律师表示,陈女士在开通花呗时签署了相关协议,授权蚂蚁金融共享其信息给第三方。因此,将征信提供给第三方并不违规。但如未告知借贷主体,则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若认为权益受损,陈女士可向相关部门投诉。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的征信信息都被蚂蚁金融授权给第三方机构,引发了对于“联合贷款”模式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质疑。
市民李先生表示:“我刚在银行App上查了个人征信,自己也被蚂蚁金融授权给了第三方机构,而且授信额度还不低。这让我非常担忧,这些第三方机构会不会滥用我的征信信息?”
市民王女士称:“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正常使用支付宝也会进征信,现在看到这些记录,真心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加强信息保护,确保我们的权益不受侵害。”
采访中,有人建议,应该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定期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还人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记者的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个人数据如同宝藏一般被各方机构所觊觎。我们的信息是否足够安全?我们的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联合贷款”模式下,我们要关注金融机构是否遵守了相关规定,更要关注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否得到了妥善保护。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知道自己的信息被谁使用、如何使用,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知识点
怎样查询征信报告?
1. 去人民银行网点查询,带好自己的身份证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查询简版征信或者完整版本的征信。
2. 去授权的商业银行查询。
3. 通过征信中心官网查询,在注册认证自己的信息以后,可以查看到征信报告。
4. 通过第三方软件查询,如支付宝等。切记选择正规平台。
5. 通过手机银行查询,如中国银行等,客户进入手机银行进入征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