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认识人民币》内容。
老师带着孩子们通过学具认识人民币。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近日,“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钱”话题引发社会热议。“家中一年级的女儿,‘认识人民币’这课就没‘过关’,现在会刻意让她拿钱去买东西。”株洲市民赵先生说,如今的孩子似乎难以理解简单的交易概念,如“换钱”“找钱”。
这不只是赵先生家的故事,也是当下不少家庭和教育者面临的共同难题。随着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传统的纸币、硬币在孩子们的生活中逐渐变得陌生。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在数字时代,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1
金钱、钟面
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了
近期,在天元区某小学的一年级课堂上,一场关于人民币的闯关活动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有些意外。
依依,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却在这场活动中未能达到及格线。她对于人民币的认识显然不足,不仅不认识钱,更不知道钱该怎么用,遇到“一个本子4角,买3个本子,支付2元要找多少钱”这种“找钱”概念,更是一头雾水。这并非个例,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谭伏媛反映,近几年的一年级学生中,类似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近日,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小学部,一年级数学课堂上,有老师拿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张张地问学生是否见过。全班40名学生,大部分见过100元、50元纸币,一半学生能认出10元、20元纸币,从没见过1元纸币的占一半以上。
“我回想了一下,现在日常生活全都是手机支付,每次跟孩子出门要花钱,也是拿出手机刷。”依依父亲赵先生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孩子们的世界似乎只剩下了“爸爸妈妈,你们带手机了吗?”的询问。不仅是依依,她的哥哥正在读三年级,因为对元、角、分概念模糊,导致学习小数受到影响。三年级数学老师还特意在群里发消息,提醒家长让孩子“认钱”。
有数学老师说,不仅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钱,而且,越来越多孩子看不懂时钟。数学课也有专门的课教孩子认识时钟,但是,还是有孩子不认识,譬如说10:50,就看成9:50,原因是生活中很少接触。
2
家庭教育
“言传身教”何时起?
期末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孙女士正忙于为一年级的儿子准备复习资料:买一套人民币教具,以便在家中也能进行复习和模拟练习。“还可以买个‘大富翁’。”商铺老板建议。除了一套币值齐全、设计逼真的教具,孙女士决定再配上一些“假商品”,让孩子能在游戏中模拟真实的买卖场景。
在不少家长心中,“认钱”不仅是学校设计的“社会课”,更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通过钱来学习数字和加减运算,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方式。
在选购过程中,有家长表示,她的孩子去年在学校上过“认钱”课,但内容主要以算术加减法为主,并没有深入涉及金钱的实际应用。她认为,市面上的很多有关钱的玩具与现实金钱差异较大,无法让孩子真正“懂钱”。
谭伏媛老师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财商”玩具或许能提供一定的学习工具,但真正让孩子理解金钱价值,还得依赖家长的日常生活示范。家长自身对待金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金钱观的形成。
面对孩子不认识钱的问题,家长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以前也是用现金的,但现在基本上都是手机支付。”一位家长坦言道。她表示,自己平时很少使用现金,导致孩子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钱。因此,她决定从现在开始,多让孩子接触现金,教他们如何使用钱、如何节约钱。
近年来,晚报也报道了多起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的现象。这些孩子之所以动辄几千上万地给游戏充值,除了平台和家长的责任之外,恐怕也与他们自身缺乏基本的金钱观念有关。
3
方法分享
接受“金钱教育”新时代
社会各界对于孩子不认识钱的现象展开了广泛讨论。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分享了各自独特的教育方法,从利用科技手段到传统现金教学,展示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
市民刘女士表示,她并不刻意追求让孩子接触实体钱,但也不会将钱仅仅视为一个数字。每次出门前,她都会与孩子约定好零钱的“限额”,并让孩子查看手机屏幕上的微信钱包余额,然后根据需要决定如何分配这些钱。购物后,刘女士会向孩子展示微信零钱上的数字变化,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钱的价值和流动。
卢晓则是一位善于利用科技手段教育孩子的家长。她教会了孩子使用手机进行比价,让孩子在购物时能够自主判断商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卢晓表示,最初孩子并不理解价格的概念,但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孩子逐渐明白了“便宜”和“贵”的区别,并开始主动寻求更优惠的购物方式。
相比之下,杨旸的教育方法更为传统。他给孩子买了钱包,并定期去银行取钱给孩子“发工资”。只要条件允许,杨旸都会使用现金进行结账,让孩子有实际接触钱的机会。他还给孩子设立了小账本,将孩子的压岁钱等奖励记录下来,让孩子了解钱的来源和用途。
杨旸表示,最初孩子总是将钱包里的钱挥霍一空,但在他的反复引导下,孩子逐渐明白了钱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开始学会攒钱和规划支出。
4
社会携手
构筑未来的“财商”基石
随着移动支付日益普及,高达86%的支付率让实体货币在孩子们眼中变得陌生。
教育专家储朝晖指出,财商教育不仅是教孩子认识钱,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理解和运用金钱的能力,塑造健康的金钱观和理财能力。家长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财商导师”,责任重大。
对此,株洲的学校和家庭纷纷行动起来,共同探索财商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学校里,老师们将财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模拟购物、制定家庭预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管理财务,培养消费意识和理财能力。学校还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财商教育。白鹤小学三年级五班就邀请过家长来校分享知识,让家长了解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财商。学校还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和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财商教育的学习和实践。
在家庭中,家长们开始重视财商教育。他们让孩子参与家庭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管理零用钱,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理财。同时,家长们还会与孩子一起讨论节约和理财的话题,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金钱观念。
“社会各界需携手共筑一座桥梁,连接起无现金时代的便捷与对货币本质的认知,让孩子在数字洪流中仍能握住‘钱’的真谛。”从事金融行业的市民陈柚说,希望孩子们学会珍惜与智慧地运用每一分钱。
记者的话
我们目睹了一个新时代。街头巷尾,移动支付如潮水般涌来,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挑战着传统的金钱观念。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无现金与现金的交汇路口,一群孩子正以其独特的视角,逐渐学会理解和拥抱这个复杂而又多彩的金融世界。社会携手,让我们期待孩子们在财商教育的熏陶下,成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