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斗争化名背后的暗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隐蔽斗争,顾名思义,核心就在于“隐蔽”二字,而以化名为掩护开展隐蔽工作,既可以堂而皇之地公开使用,又不至于暴露身份或泄露机密,因而成为隐蔽战线常用且有效的掩护方式。

    “伍豪”的由来

    早在天津从事学生运动期间,周恩来就有了强烈的隐蔽斗争意识。在觉悟社成立之初,周恩来就提出:“我们已经决定献身于革新中国的事业,前途少不了危险艰难。用各人的真姓名发表文章或写信联络,难免不受鹰犬注意。我建议用数字代替各人姓名,大家抓签决定自己的数字。”

    于是,20名男女同学一致弃用原有姓名,大家从1到50这50个号码中任意抓取一个号码作为各自代号。邓颖超抓到1号,化名“逸豪”。周恩来抓到5号,化名“伍豪”。这就是“伍豪”这个传奇化名的来历。后来,在拥有了自主研制的电台之后,周恩来亲自研制了党的第一套密码,用他的化名“伍豪”命名为“豪密”。这套著名的“豪密”,采用复译法的二重密码体制,同字不同码,同码不同字,破译者摸不到规律。

    情报科科长“王庸”

    “王庸”这个化名,代表着陈赓隐蔽斗争生涯中最耀眼的一段岁月。1928年至1931年担任特科情报科科长期间,陈赓化名“王庸”,具体参与策划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打进国民党特务机关,直接负责“龙潭三杰”潜伏的经营指导工作,又在敌人侦探机关内部建立了反间谍关系杨登灜,创造了对敌实施“打进去、拉出来”的成功范例。在危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营救了许多同志。

    据说,当时的国民党特务机关获悉陈赓活跃在上海搞地下工作后,随即发出通缉令,并敦请租界巡捕房协助抓捕陈赓。英租界巡捕为此专门约见“王庸”先生,请他帮忙搜集陈赓的有关线索。“王庸”当时在上海滩有多么神通广大,“委托陈赓抓陈赓”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

    从“矛盾”到“茅盾”

    党早期的秘密交通工作鲜为人知,但第一位专职交通员的大名却无人不知,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1年二三月间经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汉俊介绍,加入上海共产党发起组,是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央局利用沈雁冰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的掩护身份,委任他为直属中央的联络员,沈雁冰遂成为党内第一位专职交通联络员。1927年8月下旬,沈雁冰开始撰写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打算完稿后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写完前半部分后,他想让时任《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看看。那一时期沈雁冰正被蒋介石通缉,为避免给叶圣陶添麻烦,他随手写上“矛盾”二字作为化名署名。

    叶圣陶看了稿子表示,稿子可以排发,但矛盾这个名字一看就是假的,经不住国民党特务盘问,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字头,茅姓人很多,不致引起注意,沈雁冰欣然接受。自此,“茅盾”这个名字逐渐成为正式笔名。

    “中央农委”与“农村”无关

    1940年6月,中央交通局在延安重建,对外称“中共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实际负责党中央与日伪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交通工作。

    1941年,党中央决定将全国各根据地团以上主要干部数千人召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中央农委”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重大考验。时值日军抽调其在华北90%以上的兵力“扫荡”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接连发起反共高潮。延安面临四面受敌的严峻考验,东有日军和阎锡山部,南有胡宗南部,西有马步芳、马鸿逵部,北有邓宝珊部。

    就是在被敌人包围得“密不透风”的情况下,“中央农委”在1941年至1943年长达两年时间里,冲破日伪、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成功护送全国几千名团以上干部,往返于华北、华东、华中直至海南岛等各抗日根据地与延安之间,参加了整风运动。

    (据《老年生活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