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4月30日,茨菇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沈勇跃

    “有儿有女的老人,能改变传统观念,住进敬老院的并不是很多。”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城区的几家养老机构,频频听到这样的话。

    然而,记者在荷塘区宋家桥街道、天元区泰山路街道两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了解到,入住的老人还不少,有的已经入住多年,住得很开心。“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进一步完善,养老质量进一步提升。

    城市养老如何破题?面对“空巢化”“老龄化”较重,特殊困难老人较多、消费能力较低,城区养老机构、幸福院入住人数较少、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我市仍在不断探索破解城市养老难题的新路径。

    “长者餐厅”解决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茨菇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位于该街道六O一社区罗家冲幸福里院内,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记者了解到,这里提供日托、月托日间照料服务,上门家护、助餐、助浴、陪同就医等生活服务,康复理疗、医疗护理、保健休闲等健康服务,帮助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5月21日,记者来到这里,院子里有许多古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中心大厅装修典雅,大面积玻璃窗,橘黄的主色调,让这里充满温馨。周边都是小区居民楼,辖区“幸福食光长者餐厅”就设在这里,方便老人们就餐。记者看到,开餐前半个小时,住在六O一社区的张先生等人就陆续前来等待,他们聚在院子里围坐,开心聊天。

    长者餐厅的负责人赵海富告诉记者,“长者餐厅”解决了社区一些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在长者餐厅可以享受政府优惠的午餐,“目前补贴还没下来”。

    开餐时间到了,记者走进长者餐厅体验了一把,中午有近20位中老年人就餐,各式菜品琳琅满目,荤素搭配。四菜一汤,只要12元。

    入住养老机构,老人过得充实

    5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天元区泰山路街道的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这里是天元区第一家专业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目前有50个全托床位,入住了35位老人。

    “这里就像家一样,住在这里没有一点烦恼。”86岁的王奶奶入住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已经有五六年了,她说在这里比居家养老好,每天在这里做操,跟其他老人一起散步、聊天,过得很充实。

    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的石萍院长介绍,王奶奶是我市某大学的退休职工,以前她老伴也住在这里,老伴身体不好,需要定期做透析,住在这里有工作人员的护理。老伴去世后,她就选择继续住这里,住习惯了。“老人的儿子、儿媳经常来看望。”石院长说。

    子女在身边尽孝,老人显然是幸福的。还有位老人李大爷,中风后需要护理,2023年就入住进来了。老人有一个儿子,身体不好,40多岁又没到退休年龄。李大爷入住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后,白天有工作人员护理,晚上他老伴会从家里赶来这里照顾。两口子住一个双人间,每月所有费用4280元包干。房内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等日常电器齐全,24小时有热水供应,早餐有包子、稀饭、米粉,中晚餐四菜一汤,养老硬性设施能满足老人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这里24小时有医师、护工照料和巡逻,有常见的各种医疗检测仪器,有问题,按下铃就有人来。

    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养儿防老、节衣缩食等传统理念,正碰撞着子女远离、花钱养老等既成事实。

    目前株洲60岁以上老人有77.73万人,65岁以上老人有56.7万人。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市民政局在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质效上持续发力,为老年人打造了家门口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上个月成立的宋家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位于该街道阳光家园小区,占地面积40.97亩,设养老床位1583张,深度融合“医、养、康、护、食、教、娱”于一体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打造集养老、康复、护理、餐食、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黄上峰表示,荷塘区综合养老模式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广和借鉴。希望荷塘区积累经验、建成样板,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荷塘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定光表示,该区将建设更多集助餐、康复、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愿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