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自源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建林

    自源村的奢侈在山在水在人文景观。炎陵县最大的水电站叫“自源电站”,坐落在自源村,这是自源村的首奢。首奢不仅大而且早,比炎陵县全面开发小水电建设整整早了30年!这不是是一个短时间,对于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而言,30年真算得上漫长。自源电站建设打响第一锤钢纤的时候,我才9岁。一片懵懂,什么事情都不懂得。但是,比九岁大七八岁的一批山村小青年,却加入了公社的民兵连,已经成为了自源电站建设工地上的一名钢钎手或者抡锤手,抡击八磅大锤的能手。他们起初不是在平地上抡打大锤和持握纲钎,而是腰上吊着绳索,从山顶上顺着悬崖峭壁放下来,像蝙蝠侠或者燕子侠一样悬挂在峭壁上开始给山崖敲打第一个炮眼,然后装上炸药导火索,点火之后再被拉上崖顶,听开天辟地的第一声春雷震撼山崖。就这样,悬崖峭壁上渐渐地炸开了一道倾斜的“平地”。这些十六七岁到三十多岁的“民兵”们,只用了5年的时间,便把一条长8.5千米,堤高2.7米,渠宽3米的水渠建成通水了!有人在与悬崖峭壁的斗争中负了伤,有人在陡峭险峻的危境中献出了生命,更多的人则在云烟迷蒙的水渠通水发电的那天载欢载笑,和赶到自源电站机房门口来参加开机发电庆祝大会的四方百姓一道,见证了装机15000千瓦的自源电站第一台机组的顺利开机发电。炎陵县的万家灯火从此点亮起来了,万山丛中点点灯火就像天空的星光一样日夜闪亮起来了。冷寂的工厂也因此机鸣灯亮,开启着炎陵县从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工业的崭新步伐!1988年和1989年,自源电站自己也连续两年戴上了“全国小水电优秀电站”的桂冠!

    而自源村守着这样一座水电站,站前站后山峰奇突,峡谷纵深,天渠蜿蜒,水流滔滔,岫云缭绕,林木幽邃,加之站房雄峙,卧管高悬(242米),是一片壮美的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的胜景!当年有句口号叫“人定胜天”,自源电站的建成发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那时,我们太幼小了,要是当年也长到了十六岁或十七岁,能够加入公社的民兵连,成为全县鏖战自源电站的五千民兵战士之一,也能全身心投身到这个伟大工程的建设之中,自带口粮去奉献青春的力量,那该是多么光荣和幸福啊!

    自源村有了这样一道胜景,从下村乡筷子篓顺渠而下或从自源电站的前池逆渠而上的观光历险游客总是应接不暇。自源村村民也就顺其自然地在村支书的带动下,开办了四五家农家乐。自源村的旅游开发道路因为自源电站这一个景观的奢侈而迈开了第一个步伐。

    自源村的套侈还包括打拦关、犁头咀、天鹅湖、乌鸦仙和在电站前池俯瞰全村风貌的美好风景。

    在电站前池俯瞰自源村,白墙青瓦的房屋散落在河道两岸的山坡梯田之间,阳光灿烂时,绿野之中白屋点点,果园的果木和梯田上的稻浪掩映四周,颇像世外桃源。若是细雨蒙蒙或雨霁天开之际,村舍被一团一簇的云烟缠绵着,云烟浮浮漾漾,村舍若隐若现,那景象像仙女披着素纱载歌载舞,又仿佛是天界胜景降落眼前,令人赞叹不已。这个景象在游览高渠前池的时候就可观赏入目,真正是赏心悦目的好景色。

    乌鸦仙是一座山的名字,也是一个村民小组的名字。山名缘于山顶上曾经有一个仙观,驻观的神仙就是乌鸦,乌鸦曾经在山下的饶家和叶家垦荒缺水耕作之际,啄开山间一方岩壁,为饶叶两姓的居民啄出了一道山泉水,让他们世世代代都能耕耘自足。于是饶叶两姓为感谢和报答乌鸦的啄岩送水之恩,便联手在山顶营建了一个仙观,专门供奉敬拜“乌鸦仙主”,后来山下的地名也便叫作了“乌鸦仙”。

    天鹅湖则在乌鸦仙山峰的西南,也在一座山峰之巅,与通往下村的“雷仙峰”峰脉相连,隔谷相望。从乌鸦仙村民小组登山,有古道蜿蜒而上直达仙观。仙观之侧又有古道通达天鹅湖,一般人上去需两到三个小时。天鹅湖不小,有1500多平方米水面,状似一只侧卧的天鹅。湖水清澈,划叶竹排在水上悠游,排动波漾,惊碎一湖白云蓝天,让四周茂密的树林也趁机欢快地摇曳出一重重悉悉沙沙的笑声。暑日在湖畔游走,清凉爽逸,甚是宜人。春秋登临,则风和日丽,木叶五彩斑斓,令人流连难舍。即使冬寒料峭,冰雪皑皑,湖边悬冰,四周冰挂重重,那气象又是山下无可比肩的上佳美景。

    打拦关是一条峡谷悬崖小道。在山头的时候,因为前不着村后不巴店,数里之外不见人烟,便常有剪径之徒在山头凉亭边拦路打劫。南宗期间从浆村搬迁到自源村定居的孟家,家势逐渐发达,到清朝光绪年间,便捐资鸠工,凿崖开磴,砌栏挡险,搭木越涧,把出村之道从山顶迁移到河边,省了上山下坡之难和遭受剪径之苦。因为路径从陡峭悬崖之间穿过,显得崎岖险峻,人们便依旧用“打拦关”给这一个峡谷中的崖间小道命了名。“打拦关”的奇特,我以为是那条在崖面上和崖壁凿出来的险峻道路,忽上忽下,曲折陡峭,临河傍潭,奇险莫比。如今修了公路在对面的山崖上通过,又架了一座混凝土大桥跨河而过,“打拦关”便真的成为一道让人探险探奇的景观。

    从“打拦关”继续往自源村方向走,不到1000米,便是入村的标示小广场。小广场实际是公路在山丫的一个大转弯。路面拓展得有两条公路那么宽,靠山内壁挡土墙处竖立着一个拓荒牛的石雕,基座上书写着“奋进”两个楷体大字。而靠山嘴这边的挡土墙前,则竖着一条10米长、两米多高的汉白玉石刻鲤鱼,鱼嘴朝向自源村,前方有立牌“自源村欢迎您”。嘴前有个亭子,亭子内有凳子和一张四方桌,可供人们休息凉快。亭子右侧有一条小路,往前10余米有个小庵,坐西向东,供奉养观世音和关公,菩萨不大,只有一尺高,庵宇也小,高不过六尺,菩萨和庵子便相谐相配了。进村小广场的两个石雕立像是村里一个叫孟石文的小伙子捐赠的。小伙子二十来岁时外出到广州打工,在一家石雕工艺厂做了4年学徒工,便把石雕工艺学到了手。辞工回到炎陵便自己投资开办了一家木石雕刻工艺厂。有了一些收入,他便捐赠了这两个石雕给村里。

    鲤鱼之外的小山峰叫犁头嘴,有新砍开的小径通往山峰的顶端和前沿。我们爬到峰顶,一回头,正好与一面房屋大小的岩石迎面相对,岩石倒梯形竖立在峰顶,当中裂开一道一尺余大小的缝隙,隙中挤着两截浑圆的石条——我一看,哈哈,这不正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大蝴蝶么?于是我便叫它“蝴蝶岩”了。从蝴蝶岩下爬过,到临河上的一处岩石上面,村里带路的人爬到岩下的松树前,返身向上给坐在岩石上的我们照相,说这就是犁头嘴最形象的“乌龟探河”景观。我下去仔细打量了这个岩石,还真像那么个形貌,回头看手机上的照相,更像一只神龟卧在崖头上,引颈向河边长长地探出头来。而乌龟石下方,我站的悬崖面上,跟前一组石块尖头朝向右上方向,靠上方的一块岩石则恰似一天争食的大猪,我便跟身边摄协的人说,这个就是“野猪争食”了。摄协的人便赶紧端着相机,对着石群调焦拍摄。崖面上腐殖层有一两寸厚,两棵大菜碗粗的松树,分别耸立在邻近的两个岩崖上面,树根扎进了岩崖缝隙,厚厚的苔藓从崖面上漫延到了松树的茎秆之上。松树枝杈稀疏,松叶倒是郁郁青春的,它们迎风摇曳着,笑看着崖下三五丈远处呈V字形环绕的河流和对岸山凹间掩映在树林间的一袭飞瀑。这个山峰叫“犁头嘴”,确实不错,它直的像一个三角犁刚刚从山水间翘出水面,带出一些绿色食物,便招引得一只蝴蝶、一只乌龟和一群野猪赶来争食。山峰虽然不大,造型却十分奇特,真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小景观,是自源村的奢侈中的精品之一。

    犁头嘴往前是“莲子湾”。莲子湾有点稀松平常,但半山腰的杉林中却暗藏着一个溶洞。洞中有钟乳石,也有暗河。我在1998年曾进去探访过一次,只进去不到50米。村里人说,他们去探察时,进去了三四个小时,大概有三四里深,还没走到尽头,里面有很多钟乳石景观,如果开发出来,也是很有看头的。洞里有5个支洞,就像人的一个手掌。我们这次没有进洞,因为没有带探险的灯火吊索等装备,再说时间也已临近中午,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只如留个悬念。

    这样看起来,自源村的景观还真有点奢侈。只是什么时候能开发成为一个名动天下的大景区,我只能翘首以待,届时,再去分享那一片豪奢。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