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年轻老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华和带教的心理咨询师学员在一起。 受访者提供

    王华和搭档集体备课。 受访者提供

    参与心理沙龙。 受访者提供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任远

    前不久,上海启动“年轻老人”健康生活秀活动大赛,旨在传播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

    所谓“年轻老人”,是上海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结合我国老年人群退休实际情况率先提出的概念,即年龄在55岁至70岁,身体健康、心态年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

    在株洲,同样有这样一群“年轻老人”——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没带走他们的勤劳上进,以及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或许家里并不缺钱,但就是闲不住,让忙碌充实自己的生活。

    王华:现在正是我们的“黄金时段”

    爱折腾、闲不住,是身边人对于王华的评价。

    今年61岁的王华曾做过测算,她每个月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接近30个小时,这其中包括了咨询、督导、教学、备课、看资料、批改作业等。而这种状态,自她退休起就一直延续。

    “我的搭档说过一句话: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黄金时段,身体还好,没什么大病,小孩已独立,不再需要我操心,少了很多社交应酬,而自己也有了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不像以前要为生活琐事烦恼。手头还有一些余钱剩米,不用为生计奔波。这时的我可以放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恰好能为我带来一些收益,岂不是一举多得。”对于“闲不住的年轻老人”这一说法,王华如此笑称。

    顺利过渡为“退休后再就业人员”

    王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有多年。

    “2003年,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在此之后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王华介绍,2015年,她根据当时的政策办理提前退休,正式步入退休阶段。也是在这一年,她拿到了3本对她而言很重要的证书。

    “分别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国内首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资格认证证书和驾照。”王华介绍。

    退休前的两年时间里,王华利用周末和公休假期前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参与了“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系统培训,还挤出时间去学习开车,“三本证到手,心里特别开心,特意发了一个朋友圈。”

    有了前期的铺垫,王华顺利地完成了退休后的转型,从一名“班味”十足的在职人员,变为一名“退休后再就业人员”。

    工作旅游忙不停

    因为其本人年龄偏长,来找王华做心理咨询的人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来访的类别也五花八门。

    “除了幼儿,小学生以上的人群都是我的客户群体。常见的来访包括与考试有关的各类困难、青春期中遇到的成长的烦恼、亲子矛盾,年龄增长后遇到的婚恋、情感问题,到了更年期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一般来说,这一部分人群会愿意找年长一些的心理咨询师,因为他们体验过更年期,能够理解这种状态。再有就是中年危机以及性少数人群的情感困惑。”王华介绍,除了一对一的咨询,她的工作还涉及一对多的团体咨询,以及讲课、教学和对低年资心理咨询师的督导。

    在时间方面,王华有自己的安排和规划,“来做心理咨询的,很多都是在职成年人和在校学生,因此我的工作时间大多安排在周末或工作日的晚上。一般来说,我又会尽量把工作集中在周一、周二、周三完成,这样可以腾出周四、周五的时间去周边转一转,和年轻人错峰来一场短途旅行。”

    王华说,她也会控制工作量,这样她能留出一些时间享受生活,“我喜欢做手工,利用碎片时间做毛线编织手作,家里的装饰画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最近又迷上了画画,一边用手机听书一边画禅绕画很享受,还要和朋友去喝茶聊天,或是一个人跑去看一部电影,偶尔也追追星,有机会就做个长途旅行,生活真的很丰富。”

    让灵魂持续生长

    或许是因为长期保持学习状态,王华的身上有一种从容的书卷气息。而一直不断的工作,又让她保持着一份这个年龄阶段难能可贵的精气神。

    王华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美国见过80岁高龄还在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如果可以,自己也希望能一直干下去。“这个工作和中医有些相似,只要头脑保持清晰,身心保持健康,越老经验越丰富呢。也越吃香。”

    在王华身边,像她一样闲不住的“年轻老人”还有不少。有个和她同样退休的同事,手特别巧,就在家里包饺子、包馄饨拿出去卖。她还认识一个北京的老大姐,比她大一岁,不仅在当心理咨询师,还一个人开着车子自驾两个月,游遍全中国。“我是真的佩服她。”王华说。

    “退休年龄可以说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它是为了社会管理而实行的一刀切的方式。但实际上,每一个个体的情况都很不一样。”对于“年轻老人”的概念,王华这样评论,“有的人60岁身体还很好,精神状况也不错,那他可以继续追求自己觉得有意义、有兴趣的事。”

    王华很喜欢一句话——灵魂要持续地生长,“我喜欢心理咨询,就像别人喜欢打麻将、唱歌、跳舞一样,这件事让我觉得有意义,能带给我快乐,也能让我活得更加通透。我清点余生的时间,做了一些必要的取舍,希望自己即便到了80岁,也能有意义地活着,这是我追求的状态。当然生命也很无常,所以要活好每一天。”

    苏女士:很佩服我的妈妈

    在株洲,“年轻老人”还真不少,新株洲人苏女士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

    苏女士出生在张家界,大学来株洲读书,就留在了这里。她的妈妈也随她来到了株洲。

    “妈妈退休好多年了,主业是帮我带娃。此外,她每天中午去饭店兼职,一个小时20块钱,忙得饭都没时间吃,可她乐此不疲。”

    苏女士的妈妈今年60岁,退休前在机关单位上班,现在每个月有几千元退休金。

    苏女士问她,妈,你干嘛这么累着自己,家里又不缺钱。

    苏妈妈给出的答案是,“自己闲不住,多挣点钱,能帮小辈一点是一点。”

    苏妈妈身材壮硕,十分结实,年轻时是单位里的运动达人,属于那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女性。

    “我妈妈真的特别勤劳,很能吃苦。”苏女士说,小时候家里没人带她,妈妈就用一个包布带包着她背在身后,带她去上班。

    前不久,苏女士生下二胎,母亲还抽空给小宝宝做了衣服和袜子。

    苏女士有些无奈又很佩服。“我觉得自己以后可能做不到像我妈妈这样勤劳能干,我有时间还是想要出去玩的。”

    不过母亲的榜样摆在面前,让苏女士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以前我觉得自己退休以后肯定是直接躺平,但现在觉得自己还是会去找一些感兴趣的事做,不过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会像父母这样拼。”她说。

    你身边有闲不住的老人吗?

    前不久,有网友在家边地铁站遇到一位大姐问路。

    大姐58岁,最小的孩子也25岁了。她笑着说自己在家闲不住,就来杭州打工。“刚刚在中介那里找了一家城北饭店,干洗碗工,一天能赚一两百元。”

    “生活就是奋斗出来的。”看着眼前乐观的大姐,这名网友感慨不已。她把这事发到了网上,引来不少共情的评论。

    “我婆婆70岁,村里小工厂打了一份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回去看她,还要预约见面时间。”

    “我爸爸退休了在家小区做保安,闲不住的。”

    “我妈67岁去给一个工地煮饭,哪里有零工还要抢着去。”

    “我爸爸69岁还在开店,早出晚归。”

    “我妈71岁,爱好一切新鲜事物,抖音什么都会,她也喜欢去附近工厂打工,她说可以交到朋友,还有话题可以聊,每天很开心,不在乎赚多少钱。”

    ……

    “他们是真的停不下来。”网友们产生共鸣。有网友评论,“58岁还想奋斗起码二十年,那时候才感觉真的老了”,也有网友“为敢打敢拼,自强不息的精神”点赞。

    对于“年轻老人”这一概念,你有什么想法?你身边有这样爱拼爱奋斗闲不住的老人吗?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