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利民生助发展促转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住房城乡建设部也提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既是利民之举,又是发展之计,也是转型之策。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的战略性意义全局性作用,由此得到系统阐述。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既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有利于带动房地产相关投资消费,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还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基础,是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和健全房地产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对民生保障不可或缺。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人民群众幸福的基点”。虽然我国住房供需总体已经基本实现平衡,我国也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但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难以通过市场方式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或实现住房改善,解决住房问题仍然需要市场和保障两条腿走路。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基本住房的标准也需要水涨船高。对标人民群众的要求,当前保障性住房供给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对增进民生仍必不可少。

    其次,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以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工程,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成为发展的主体,并让每个人的发展能力不断巩固和持续提升,才能让发展具有源源不尽的内生动力。尤其“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样化多元化保障体系建立,让城市不仅有高度还有温度,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的住房得到有力保障和不断改善,对未来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不仅激发他们的奋斗动力,还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保障性住房与社区的新建及升级,在减轻困难群体的生活负担与精神压力和促进外来人口的安居乐业的同时,还增加社区活力,提高城市吸引力,从而扩大投资、增加就业、拉动消费和促进内循环提质,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增动能。

    第三,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促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加快建设,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加大供给,与商品住房市场形成互补和良性互动,促进商品房发展更立足商品属性和回归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初心,也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更加用心按照高质量、新科技和好服务的标准,尽心造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又可及、又可负担的好房子,才能在未来有立足之地。配售型保障房是本轮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对供需精准匹配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更需加快“人、房、地、钱”要素新机制建立,以促进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保障性住房是民心工程、良心工程,率先示范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基础性制度,率先完善房屋从开发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设,引导房地产全行业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平稳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陈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