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臂男子免费乘地铁被要求出示残疾证”一事流传社交网络,引发网友热议。网络视频中显示,一名双手残疾的男子,在武汉乘坐地铁,要求走特殊通道,被地铁工作人员要求出示残疾证。
工作人员:需要我们检验证件之后才放行。
残疾男子:检验证件的目的是什么?
工作人员:确定乘客是残疾人。
残疾男子:都没有双手了,一看就知道是残疾人。
工作人员:没有残疾证,就是不能走无障碍通道。
这名残疾男子表示,工作人员非要出示残疾证才能证明是残疾人,他本身就不便携带和出示证件。
对此,地铁客服表示,现有的规定是必须出示相关证件核验后才能享受无障碍通行,会反馈到相应执管部门进一步考虑可行性。
网友评论直指教条主义
网友纷纷评论,这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只看证不顾事实情况,和早几年前的奇葩证明一样,证明你爸是你爸,有户口本也证明不了,必须专门开个你爸是你爸的证明文件。
如果按照地铁工作人员的唯证论,那么只要有证,正常也可以是残疾人,只要没证,残疾人也只能是正常人。
也有网友说,双手残疾不同于精神弱智这些残疾,比较难以判断是不是残疾人,一眼看过去,都没有手掌了,还不算残疾?工作人员三番四次要求乘客出示残疾证,还说这是上面规定,这典型就是没有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遇到新情况首先想到就是规避自身责任。
还有个别网友认为:工作人员做得没错,应该按规定做事。
武汉地铁公司道歉
对于这一事件,3月22日,武汉地铁运营官方微博发表声明:3月18日,一名残障乘客乘坐武汉轨道交通未能由特殊通道通行,给乘客带来不便,对此,我公司深表歉意。该事件中,我司工作人员现场处置问题不周,未能妥善保障残障人士出行权益。在此,我们诚恳接受广大网友的监督指正,我们将持续优化特殊乘客的出行服务保障,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评论
规定是冰冷的,人性是温暖的
分析人士认为,“无臂男乘地铁要证”事件中,地铁工作人员行为背后的隐意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地铁工作人员行为背后的隐意是什么?抛开这个话题,我们先看下古人是怎么断案的。观古人断案,“正”与“理”是两个重要维度。古人认为“正”是要体现执法的公平性,而“理”则是情与理的结合。所以史书上说:“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现在看来,就是同情弱势群体,疑罪从轻,没有充分证据不胡乱断案。
这样来看,“正”体现了一种治理的导向,让老百姓在当治下“知所处”“理”则拓展了治理的空间,让老百姓从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回归到本事件,工作人员只体现了“正”,而忽略了“理”,所以会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不合情理。武汉地铁当局应放权工作人员,对于公认“情理”之中的突发事件,给予特殊放行。
所以人性道德和冰冷规定的之间的界限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当公认的“情理”事件的处理形成良性循环,那么热搜自然消失,矛盾自然消除。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武汉地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