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队走进社区 居民共同演绎传统文化魅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用民俗凝聚社区力量,打造和谐邻里关系。 ▲舞龙队惊艳亮相。 ▲传统文化 在社区焕发新活力。

    ▲居民共庆传统文化盛宴。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文/图

    你知道吗?在天元区泰山路街道文家冲社区,一支独特的民俗文化队正在悄然兴起,他们玩转舞龙、威风锣鼓、扭秧歌,还有“猪八戒背媳妇”“媒婆”这种逗趣节目。这支队伍演绎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现场燃爆

    舞龙、击鼓

    与传统“绝活”齐上演

    正月十四,在社区宽敞的广场上,20余位居民身着鲜艳的表演服装,有的手持龙杆,有的挥舞鼓棒,有的练习舞步。他们中有经验老手,更有不少是今年加入表演的新手,每个人的眼中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表演的期待。

    “咚咚锵、咚咚锵……”随着鼓声、音乐响起,民俗文化队的表演正式开始。

    大家默契配合,舞龙队起伏翻腾,仿佛一条真正的巨龙在空中翱翔。他们时而将龙身高高举起,时而让龙身蜿蜒盘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紧接着,威风鼓击打出激昂的节奏,让人心潮澎湃,鼓手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力度十足。

    猪八戒背媳妇、扭秧歌、大头娃娃逛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绝活”也进行了表演。逛街的媒婆,形象更是惟妙惟肖,脸上点着痦子,头戴旧时头套,手持长长的烟杆,行走中不时将烟嘴放到嘴里嘬两口。大头娃娃则和旁边小朋友互动起来,近距离跟小朋友来了个亲密接触,逗得孩子哈哈大笑。

    观众们纷纷被表演者激情四溢的演出所感染,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龙年春节我们表演了四场。”文家冲社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社区民俗文化队队长刘尚云感慨,这些表演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自导自演

    居民从手忙脚乱到默契配合

    从去年12月开始,文家冲社区大厅,经常上演着“日落狂欢”。有的居民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有的居民从家中匆匆赶来,无一例外,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和期待,投入紧张的排练中。

    这支队伍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完整和有序。时间回溯到2020年,那时的社区还只有一支舞龙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社区文化的追求使得队伍逐渐壮大。2021年,各种民俗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一路发展到2023年9月,民俗队正式组团出道,有舞龙、威风鼓、秧歌、传统角色扮演等。

    刘尚云见证了这一切的变化。她回忆道:“我们都是自编自学自演,跟着视频学动作,一个一个地练习。”从舞蹈动作的学习到服装道具的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大家无数的心血。

    排练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舞龙表演。这需要10余人共同协作,默契配合,对动作的精准度和节奏的把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开始时,大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龙身时而扭曲,时而停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龙身在空中翻飞起舞,仿佛真的有了生命。

    每当有人做错动作,总有人热情地提醒:“再来一次,这次一定能做得更好。”这种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氛围让整个排练现场充满了温暖和活力。志愿者余丽娟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参与威风鼓和彩带龙的表演,虽已年过半百,但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听到观众们发自内心的喝彩和欢笑声,大家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跨区表演

    多方联动汇成一股暖流

    “以前都是在社区里热闹,今年不一样,我们受邀去了天元区其他街道,还有石峰区、荷塘区进行了公益表演。”志愿者陈铀,负责“打头阵”拎灯笼,为表演增添了不少气氛。为了给大家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她不惜自掏腰包,购买了马面裙、唐装等传统服饰,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每一场表演不仅是居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杰作,更是社区内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筑文化繁荣的生动体现。

    泰山公馆的物业主任易仕文,扮演财神爷的角色,身着传统装扮,与居民们互动频频,拉近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株洲农商行工大支行作为社区17个党建共同体成员之一,积极参与活动,出钱出力,还提供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支持社区文化建设。”行长屈鑫说。

    文家冲社区更是为表演队伍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排练场所和必需的道具物料,确保了每场表演的成功举办。文家冲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思介绍,过去社区内矛盾较多,但通过成立志愿者协会等,他们成功架起沟通桥梁,为群众需求把脉,为社区治理开方。

    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不仅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也为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美好家园

    多元活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在这里,不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队的表演,更是融入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居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共同构筑着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美好家园。

    每周二,社区的书法班成为墨香四溢的艺术殿堂。居民们纷纷放下繁忙的工作,齐聚一堂,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每周六就是少儿国学班的欢乐时光。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三字经》《百家姓》,诵读唐诗宋词,聆听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的旗袍班也备受居民们的喜爱。女士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展示着旗袍的韵味与魅力。这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传承。

    在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文家冲社区更是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画糖画、打糍粑等传统手工艺让人们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儿,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儿和传统文化魅力。”居民们纷纷说道。各类活动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社区的和谐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的话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常常思考,是什么能让一个社区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当接触到民俗文化队后,答案逐渐清晰——文化底蕴的支撑、居民的积极参与、领导团队的引领以及开放包容的态度。

    知多点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