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分清楚“需要”和“想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戴凛

    新学期开启,尤其是经过春节“镀金”,不少学生的怀里揣足了压岁钱,于是各路商家纷纷瞄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以期从开学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30元一支的联名款水性笔、60元的品牌文具盒,还有动辄百元的文具礼包……有的转而就成了一些同学在校园里炫耀的资本。

    随着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家长们都想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尽家庭最大能力在经济上为孩子提供帮助。但部分家长对如何引导孩子树立理性消费观认识不足,造成还未形成理性消费观的学生,攀比现象日益严重。

    最近,浙江杭州一位初中生在网络上讲述,他的朋友省吃俭用只为购买一双一千多元的运动鞋,但没有得到家长的理解。他认为:“朋友不是在乱花钱,而是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努力。”“不让孩子买贵的,你有可能真的毁了你的孩子。”

    或许他没有想过,朋友通过一段时间积累的千元钱,其实还是来自其父母的劳动,而并非自己双手劳动获取的成果。售价千元的运动鞋,也未必是必要的生活用品。

    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和学校要尽早为孩子开好财商课,帮孩子分清楚“需要”和“想要”。各宣传媒介也要主动发挥引导作用,杜绝拜金主义、过度消费等错误观念,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宣传正确消费观念,树立合理消费榜样,引导学生的消费行为,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健康成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