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汽修业:大洗牌的时代即将到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维修工人正在进行常规维修。徐滔/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徐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乘用车数量巨增,汽修业看似要迎来这个行业的井喷。

    但众多一线打拼的汽修店老板们,显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30家汽修厂激增至当下的1000多家,最常规的保养,已经血拼到无利可图;利润最丰厚的大修,几乎销声匿迹;新能源车的售后“垄断”,让绝大多数汽修老板,分不到一杯羹;维修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让“老师傅们”也时感吃力,而“00”后的年轻人,已经不屑于当一名汽车维修工。

    内卷、微利、人才断档、消费理念的巨变…… 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困境与机遇的角力,正如湖南汽车工程职院车辆运用学院院长周定武所言:株洲汽修业,已到了一个大洗牌时代: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的,也许将迈入一个新的境界;而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终将被淘汰。

    1

    两种声音:有前景还是无前途?

    50岁的阿力(化名)正月初十在新岗位上班了。他的新公司主要从事二手车交易。

    之前,阿力一直在汽修行业,从业近30年。

    “90年代在东区某4S店,基本工资从300多元、600多元一直干到1000多元,有时一个月的总收入能到达数千元。”他说,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是200多元,房价还只有600元/平方米。而现在,他在修理厂拼死拼活,月收入也只有6000元左右。

    收入低,是他离职的主要原因。而车辆智能化越来越高,他工作起来越来越吃力,是他离职的另一个原因。

    肖志辉,株洲智航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老板。1991年进入株洲第一家汽车4S店——株洲申湘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汽车电工,一直干到管理岗位。2015年,他离职在天元区原“金德”厂内开了一家汽修厂,面积1400多平方米。2019年,他将维修厂搬迁至黄河北路113号,面积400多平方米。

    “以前平均每天接单30多台车,现在每天只有10多台,维修的单价,和原来差不多。”他说,维修厂规模越来越小,但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而生意越来越难做。他认为,自己还有几年退休。也许退休的时候,类似他目前拥有的这种中等规模修理厂,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消失。

    而和肖志辉类似观点的还有株洲千里马实业有限公司老板曾宪宇。曾总在汽修行业从业30年,用有些业内人士话说,“算得上标杆和榜样了”。

    曾总解释,从整体大势而言,大部分汽修厂“生意会越来越难,店面会越来越小,利润会越来越薄,很多维修厂只能从事基本的保养,越来越多的,会被淘汰关门。”他介绍,已有不少的维修厂“关门”了。他现在去长沙了,主要的任务,是陪小孩读书。

    而株洲市汽车行业维修协会会长蔡建波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于汽修行业,大可不必那么悲观。因为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大,现在京东等多个大品牌都进军汽修行业,正是看中了这个市场的潜力。部分汽修厂老板持悲观态度,是“人的(思想)问题”,他们也许是只是盯着老客户,而没有去挖掘新客户。

    他介绍,2000年以前,株洲只有30家左右的汽修厂。目前,有规模以上、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汽修厂以及4S店为150家左右。而只办理了一个简单的营业执照的“汽修路边店”,大概有1000家左右。两大块的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

    周定武院长认为,现在确实有一种声音,认为随着新能源车兴起,传统汽修行业将逐渐被取代。但他认为10年之内,传统燃油车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全国有4亿多台燃油车,但新能源车只有2000多万台。而且货用车短时间难以被电动车替代,以及低温对电动车电池影响这一难题并未彻底解决,所以汽修行业,不用太过消沉。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随着造车技术不断转型升级,车辆售后呈现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对维修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一把扳手混饭吃”的人,必然会被市场逐渐淘汰,一批学习能力强,职业技能硬、“既懂油车又懂电车”的时代新人,必然涌现。株洲汽修行业,已到了一个换血期。一个大洗牌的时代,已经到来。

    2

    五大原因:汽修厂越来越难

    无论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他们有一个观点基本相同:整体而言,汽修行业目前的处境,比以前确实要“难”。

    造成“难”的第一大原因,当然是“卷”。从2000年至今,24年的时间,株洲汽修厂(点),增加了1000多个。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价格战。

    周定武院长介绍,就拿汽修厂最常规的保养业务来说,当下,有人在淘宝上推出了一款业务,花几十元买瓶机油,即可去顾客所在市区指定的地方,换机油、滤芯全部搞定,有的还包洗车。汽修厂和4S店以前要200多,400多甚至1000多元的一次保养,现在只要几十元搞定,“内卷”之厉害可想而知。

    而在抖音上,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一次保养,只要100多元。

    “虽然贵有贵的道理,但看到一次保养可以便宜几百元,又有几人能抗拒这个诱惑?”蔡建波会长说。

    如果说保养是汽修厂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那么,对于汽修厂利润最丰厚的大修,现在几乎“一年也难搞一回”。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年,他们搞一次大修,一般都是几千元到一万多元,最高的达到数万元,利润肯定比基本保养等项目要高得多。

    严查重罚酒驾醉驾,汽车质量不断提升,成为大修急剧减少的两大主要原因。

    而随着单位公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原来部分“有关系的汽修厂”,公车维修这部分的收入,也接近于零。

    加之在三年疫情之下,车主们已经形成了理性消费习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不应酬,就不外出应酬。

    “以前一年要做两次保养,现在只做一次。以前做三次的,现在只做两次。”多名汽修厂老板解释,随着主要收入来源和重要利润来源被严重冲击,汽修厂日子越来越难,并不让人意外。

    而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对于绝大多数汽修厂而言,是“水中月、镜中花”。

    据多名汽修厂老板解释,因为各大品牌的电动汽车,严格限定了只能在品牌4S店内维修,因为不在这里维修,“出了意外厂家概不负责”。这就相当于形成了一种垄断,对绝大多数汽修厂而言,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汽车虽然来势凶猛,但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利润。

    而既懂电车、又懂油车维修的综合型人才,虽然对绝大多数汽修厂而言并不那么急迫。但人才的断档,仍然成为他们心中一个隐忧。

    3

    一种新业态 一种新业务

    对于当下汽修行业面临的困难,蔡建波会长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要提高汽修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管理,形成规范,许可备案,不是“随便拿个扳手就是修车师傅,随便租个门店就是修理厂”。这点要向餐饮机构学习,不仅要有营业执照,从业人员还要有健康证。

    其次,汽修厂要主动开拓新的客源,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

    而曾宪宇认为,如果汽修行业要继续做大做强,汽修厂的老板们现在就要转变思维,一定现在就要开始钻研、学习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维修技术,要紧跟时代潮流。毕竟,新能源车才是未来。而那种“售后垄断”也将会改变。

    周定武院长也高度认同这种说法。他解释,无论是油车还是电动汽车,未来的维修服务,牵涉到很多的智能化内容,很多的服务,将牵涉到芯片、AI等众多新知识。不学习,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对于未来汽修厂将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周院长对此进行过调研。

    他认为,未来的汽修厂,很可能出现一种类似超级维修大厂的模型。在这个大厂内,诸如故障检测、维修、改装、保养等所有业务,都能一站式搞定。而像现在很多的维修站(点),很可能会被市场慢慢淘汰出局,“因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周院长同时指出,当下,很多“90后、00后”,特别热衷于车辆改装。改装车辆,在广州的一个汽修厂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大有前途。而对于部分“70后、80后”,因对于第一台车有怀旧情结,卖掉一是可惜,二是“卖不了几个钱”,也将加入到越来越大的改装大军中来。有心的汽修从业人员,可以抓住这一波流量,提早介入,研究,未尝不是一条行业转型的新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