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23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现场。 记者/廖智勇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廖智勇 易楚曈
囤年货、迎新年。近段时间,我市各县市区农博会、年货节人气火爆,然而,有市民逛展时,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被骗了几千元”“我怀疑那几个人是托”“卖的都是些三无产品”……最近几天,12345热线收到不少关于农副产品展销会的消费投诉。
参与团购
糊里糊涂买了7000元“保健药”
“不买东西就不让走!我钱不够,向儿子借了3800元才脱身。”提及前几日在神农城农副产品展销会的经历,76岁的苏大爷心有余悸。
1月9日下午,苏大爷在“株洲市·2023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逛展,他看见一保健药材摊位前围满了顾客,于是也上前瞧了瞧。
摊主声称三人一起消费能享受团购价。“当时,两个女子正在选购药材,见我过来,非要拉着我团购。”苏大爷禁不住女子和摊主联合劝说,索性买了一点田七。
在老板推荐下,苏大爷还购买了美国米参和西洋参。“老板说,三种药材搭配使用保健效果更好。”
摊主将苏大爷选好的三种药材打成粉末分别装袋,称量完毕,打好价格:美国米参640克,5120元,田七和西洋参合计1880元,三种药粉合计7000元整。
高昂的报价让老人傻了眼,苏大爷当即表示不买了,可摊主拦住他,想走没那么容易。“摊主说,药材已经打成粉,退不了。”苏大爷说。
“产品装袋时扁扁的,怎打成粉后就有了满满三大袋?”苏大爷质疑摊主动了手脚,可对方坚称没有加量。迫于无奈,老人通过微信、手机银行先后支付了1900元和1300元,可钱还是不够。接下来,苏大爷只好让儿子转账3800元,这才得以离开。
回家后,苏大爷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托”,于是返回展销会现场,将情况反映给展销会组委会。
工作人员退还了500元现金,苏大爷不满意组委会的处理结果,向12345热线投诉。
部门介入
执法人员第二天查资质,摊主已撤场
1月10日下午5点,记者先行赶到株洲市·2023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节现场,大部分药材摊位人气旺盛,尤其老人居多。靠展销会南侧一家摊位,摊点前明明有不少顾客,可摊主忽然收摊离开。
十分钟后,天元区市场监管局泰山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和苏大爷一同来到展销会现场,经老人指认,其购买药材的33号摊位,正是刚刚收摊的摊位。
经展会组委会人员反复催促,33号摊主姗姗来迟,一见面,摊主主动向苏大爷悉数退还剩余6500元。
泰山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要求摊主出示进货凭证,摊主表示“没带在身上”,还说“明天我把证照和进货单等材料备齐,你们再来检查。”
1月11日上午,记者与泰山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再次来到该摊位,却发现该摊位已撤场。
“有5家店铺涉嫌不诚信经营,我们已责令相关商家撤场,包括33号摊位。”展会负责人肖经理解释道。
记者调查
逛展销会遭遇消费陷阱不是个例
苏大爷在农副产品展销会上的遭遇并非个例,多位市民表示,在逛农副产品展销会时,遇到消费陷阱。
1月5日,马阿姨在株洲市·2023消费帮扶农副土特产品年货上购买石斛与小米参,花费4000元。“我在摊位前站了一会儿,就有人过来搭话,对药材的药效称赞有加,希望和我拼单团购。”
起初,马阿姨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可回到家经女儿提醒,才意识到这些药材根本不靠谱。商家既没有告知药材的保质期,其宣传的药效也有些夸张,质量根本没有保障。
1月8日,蒋女士逛尚格广场农副产品展销会,购买100克阴阳果花费了225元,回家上网查询,发现网上价格每500克才70-100元,同类产品比展销会上报价低了10多倍。“处处是陷阱,再也不敢逛展了。”蒋女士直言。
通过12345热线平台检索发现,2023年1月以来,关于农博会、年货节等农副产品、食品展销会的各类投诉为170余条,主要集中在展销产品质量不过关、货不对板、卫生条件差、价格虚高以及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等。
各方声音
农副产品展销会要怎样规范管理?
农历新年来临,各地举办农副产品、食品展销会,管理漏洞多、投诉多也是现实,问题出在哪?
天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以来,各类农副产品、食品展销会几乎覆盖了全市各个区县,这类展销会申报门槛不高,参展商资质以及商品质量由展销会组委会自行把关,把关严格与否全靠组委会人员自身职业操守。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了相关消费投诉,会及时介入处置。
市商务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理论上全市所有展会、展销会都要到商务部门报备,可实际操作中,农副产品、食品展销会多数由农业部门负责或受理报批手续的地方政府负责,如果占用公共场地办展,则由城管部门负责。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需要进行食品药品检测,负责审批和管理的部门没有处置条件,而有条件的部门又不方便管。
网络大V“文一多”说,我市举办农副产品、食品展销会场次虽多,但商品同质化严重,大部分展销会上牛肉干、奶粉、保健药等常见商品居多,株洲本地特色农产品却难觅踪迹。农副产品展销会是宣传本地农产品品牌、助推特色农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要办展就应该办出特色,办出高质量。
湖南法健律师事务所杨纲律师表示,监管部门权责不明、展会管理不规范、准入门槛低、售后服务难保障是造成农副产品展销会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展销会不同于传统销售模式,往往打着与地方政府或农业部门联合办展的名义提升消费吸引力,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不能只是在开幕式上露个面,在宣传册上挂个名,应该切实担负起对组委会、参展商的监管责任。